第1537页

再比如舒尔茨,虽然导师米歇尔拉波波特不是什么特别之名的大牛,但好歹也是从法尔廷斯这一派的波恩大学出来的,再加上他的“完美空间”理论几乎是现在代数几何诸多方向中最有潜力的方向之一,获得菲尔茨奖也是顺理成章。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轮空了一届,直到18年才拿到属于他的奖牌。

而自己的话,在国内数学界虽然声名显赫,但放在国际上也只能算是准一线学者,距离顶尖还有不小的差距。

何况即便要考虑他的名字,也应该先考虑坐在他旁边的张玮。

无论是在国际学术界的人脉还是自己的实力,这位大佬都是要比他强上一些的……

听到了朋友这声感慨,张玮也是深感共鸣地点了下头,轻声叹道。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间都过去四年了。

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从一名青年学者变成了一名奔五的中年学者。

这种感觉就好像,仿佛昨天他们还是老一辈数学家们眼中的新生代的希望,今天却已经成为那些新人们眼中的前辈了。

徐晨阳笑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不过我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你说那个人,如果只是自己厉害也就罢了,没想到他教出来的学生也这么厉害,这也太逆天了吧。”

张玮摇了摇头说道:“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那个薇拉·普尤依,我记得她本身就是某届io大赛的金牌,全奖学金保送进的伯克利分校,后来直接拿着陶哲轩的推荐去的普林斯顿。能走到这一步,也只能说她自己没有荒废自己的天赋,教她的人也没有辜负她的潜力罢了。”

io大赛金牌本身就是菲尔茨奖的频发地,学生是好苗子,老师也是数学界数一数二的强者,如果这都拿不到菲尔茨奖的话,反而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唯一要说让人意外的,可能也就是她的性别和年龄了。

徐晨阳感慨道:“io大赛的金牌,咱们也拿了不少,这次还有个满分的小伙子,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华国数学界才能再添一枚菲尔茨奖。”

虽然陆舟已经打破了华国数学界0菲尔茨奖的记录,但徐晨阳心中很清楚,这种势头其实是很难保持下去的。

这像拉马努金之于印度数学界一样,虽然印度也出过不少杰出的数学家,但在拉马努金的面前却也只能仰望,根本提不起追赶的念头。

“会有机会的,”拍了拍朋友的肩膀,张玮笑着说道,“咱们的陆教授不都回国任教了吗?现在也才过去了四年,韭菜苗子才刚刚长起来,等再过它个十年五载,我相信咱们的学术界一定会诞生一批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