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页

“这些……是那台反应堆供的电?”

陆舟的点头,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测。

“当然。”看着不远处的那排高耸的风车,陆舟笑了笑说道,“测试聚变电池产生的电能我们总得找个地方消耗掉,这附近又没有湖泊或者河流,我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了。”

来不及宣泄心中的震撼,张建荣院士猛地转头看向陆舟,急忙问道:“最大功率多少?那台声聚变装置!”

陆舟想了想,开口说道。

“理论上极限功率能够达到100w,只需要控制氘氚混合气体的注入速率就可以做到,不过这玩意儿发电成本有点贵,而且目前这里也找不到地方消耗多余的电能,我就不和你演示了。”

说到这里,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10w的电能还可以通过外面那几架风车“吹掉”,真要把功率提升到100w,只怕他也只能找个激光发射器,把能量转换成激光射天上去了。

虽然这句话说的轻描淡写,但听完了陆舟的这句话之后,张建荣和他身后的两名研究员,脸上纷纷露出了震撼的表情。

100w!

这个数字或许不算很高,现在不少火电站都能达到五六百兆瓦,但要知道这玩意儿可不是用来给固定设施供电的,而是“便携式”的可控聚变电池!

以尼米兹航母上的2座a1g压水堆外加4台汽轮机为例,加起来的最大总功率也才达到了194w而已,而且单套设备的重量已经到达了900吨!

这聚变电池虽然看起来也不轻,但重量怎么也不至于900吨那么恐怖。

而且最关键的是体积。

至于核电装置上舰最大的一个因素之一,便是如何精简发电装置的体积。以这台聚变装置在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上的优势,毫无疑问已经将世界主流核动力航母上使用的裂变堆甩开了至少半条街。

而且最令张建荣院士诧异的还是,这玩意儿还只是初代的聚变堆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