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页

下午这部分会议主要是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主场,讨论的内容也都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

在会上各大研究单位的代表们都踊跃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除了航科集团秀了一把长征九号火箭的概念图之外,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很有意思的技术构想。

比如华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高研究员,展示的等离子体发动机的模型,除了在加速技术的细节上与陆舟的想法不同之外,也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路了。

在这场会议中,陆舟的发言倒不算多,只是简单地说了说自己关于霍尔推进器这条技术路线的构想。

这其中一部分是他自己的观点,另一部分则是他在l实验室担任顾问的期间里,和af-d项目组的研究员闲谈时产生的一些想法。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观点已经够前卫的了,结果没想到还有人的意见比他更科幻,甚至把无工质推进的观点拿到会上给抛了出来。

事实上,无工质推进到也不能完全算是科幻,至少nasa确实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在arixv上甚至还能查到相关的论文。

毕竟关于未来的事情,没有人敢说什么是绝对的。就算是最杰出的学者,也不敢对“未来”做出“绝对不可能”的断言,即便那些事情在当时看来是匪夷所思的。

但无论怎么说,无工质推进这种遥远的东西,都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话题。

大家听过了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太往心里去。

这种研讨会本身也没什么忌讳,基本上就是畅所欲言,大家什么话都可以说,也不会出现那种只反驳不立论的杠精。

至于最后采用那条技术路线,自然还是看成果。

即,到了年中会有一场招标大会,对于登月计划中最关键的大载重航天器进行招标。

不管是火箭也好,航天飞机也好,谁能将至少30吨的荷载投送到地月转移轨道并且安全地带回来,谁就有希望中标。

目前来看,最有希望承担这一重任的大概是长征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