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页

翻开了书本的第一页,陆舟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数论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你们可能会问研究这些过时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在此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没有任何意义。”

“无论是孪生素数猜想还是哥德巴赫猜想,仅仅只是解决素数的排列或者是‘1+1’的问题,没有任何意义。然而正是这样没有意义的研究,通过对那些有趣问题的反复推敲,我们往往可以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宝藏。至于宝藏是什么?它可以是一门有用的数学工具,也可以是新的数学……”

“把书本翻到绪论部分,我会尽量控制语速,从头开始讲起。因为没有t,所以得麻烦你们在听讲的时候记点笔记……希望你们能跟上。”

说着,陆舟转身面向了黑板,随手拿起了粉笔,在上面简单地板书了起来。

他用的教材是水木大学的冯可勤教授编写的,作为华罗庚老先生的关门弟子,老先生可以说是见证了华国解析数论学派的兴衰。

当初因为哥德巴赫猜想获得克拉福德奖之后,陆舟在回家过年的途中接到母校的邀请,前往老校区的大礼堂做了一场关于哥德巴赫猜想以及群构法理论的报告会,国内数论领域的大牛基本上都出席了。

在报告会结束之后,老先生征求了他的意见,将群构法的部分内容以及他本人对于数论的理解,编入了正在编写的《数论基础新编》中。

如今,经过了两年的反复修订,这本教材终于在去年问世。

陆舟在金大的图书馆里找来一本简单地翻了下,觉得这教材内容编的还不错,不但选择了一个适合初学者接受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且由浅入深地对数论中较为核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于是就拿来用了。

陆舟并不认为仅凭着自己这几堂课,就能让坐在这里的学生们解决什么世界性难题,但他相信,如果能将自己研究一些问题的思路传授给他们,对他们日后的学术生涯总会产生些帮助。

坐在教室后排的一角,唐志伟教授站在讲台上板书的那个人,不由轻声感慨了句。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

坐在他的旁边,手里捧着个保温杯的系主任鲁方平教授笑着说道:“是啊,明年你该七十了吧,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啊?”

唐教授:“再教个两年吧,还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