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页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可能将是iter理事会最后一次讨论这个问题。

因为各种迹象都在表明着,这次会议的结果,将决定着华国在iter组织中的去留。

而对于华国方面做出妥协,外界基本已经普遍不抱任何期望。

甚至有不愿透露姓名的iter雇员在接受媒采访时生成,这或许将成为iter组织分崩离析的导火索。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了。

但事实上,却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性。

众所周知,iiter共有七个主要参与国,即欧,美,俄,华,日,韩,印。而几乎是每个参与国,除了iter之外,都有自己国内的可控核聚变项目。

在可控聚变研究上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几乎已经成为了各国的共识。

而在iter这种国际公共项目上,各国互相推诿的态度,也就不难预料了。

这一点,从iter项目年年经费不足就可以看出来了。

显而易见,谁都不认为这台体积臃肿、勉强拼凑起来的巨轮能开多远。

更何况,掌舵的船长还是欧洲人。

美方在知识产权上突然发难,可以说是将矛盾摆到了台面上。

好不容易燃起的聚变之光,就如变成了风中残烛一般,在寒夜中摇摇欲坠。

然而无论国际形式如何变化,对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而言,该做的实验还是得做的。

就在陆舟收到了从大亚湾发来的捷报的同时,远在德国的螺旋石7—x实验室,一场关于磁约束时间的实验同样在进行着。

“37分6秒,”看着电脑屏幕中的计时,克尔温继续说道,“这大概是这个月来的最好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