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

或许用不了多久,一切便能水落石出。

但现在看起来,争议还得持续那么一会儿。

不过相比起外界的议论纷纷,处在漩涡中心的陆舟本人,则是淡定的多,甚至还在不慌不忙地做着下一个实验。

就在《jacs》新刊发行的第三天,他与deshaw研究所合作研究的第二个课题正好进入了尾声,关于碳硫材料与有机质电解溶液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也终于有了结果。

将这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实验数据打包发送给了远在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的杨旭之后,陆舟正准备关掉笔记本,很巧地接到了萨罗特的视频通话请求。

大概猜到了这位教授是为了什么事情找到自己,陆舟随手点了下接通。

果然,出现在视频那头的萨罗特,表情有些尴尬。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语气惭愧地说道。

“抱歉……我辜负了你的期望。”

听到这句话之后,陆舟倒也没有责怪他太多。

“没事,你不用感到自责,你已经按照我的吩咐,做了你该做的事情。”

科研不是种地,播下去的种子一定会有结果,没必要对研究人员过分的苛责。

就像计算化学界的核武器“anton”,对同领域的研究一路碾压一样,斯坦利教授作为宾汉顿大学的材料研究所主任,掌握着的学术资源是萨罗特无法想象的。

再加上资本力量的支持,如果真让萨罗特拔得了头筹,那才叫中了彩票。

不过,就如陆舟一开始猜测的那样,无论是谁研究出了这项技术,对他来说都没有任何影响。

萨罗特不敢相信地看着陆舟,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困惑。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看上去……就像毫不在意这件事。这可是锂硫电池的项目,你在这个项目上也投了不少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