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

他的研究团队,还不至于因为少了两个硕士而出现什么影响。

停顿了片刻,老先生看着陆舟认真问道,“说实话,你在研讨会上证明的过程,我看的不是太懂。关于那个空心碳球的结论,你是认真的?”

陆舟点了点头:“我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乱讲。”

在碳硫复合材料中,空心碳球算是比较新颖的一个思路,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得益于碳纳米技术的突破,类似于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材料的价格每年都在下跌,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也并非没有现实基础。

盯着陆舟看了好一会儿,李教授忽然笑着摇了摇头:“……孙洪标那个老家伙的眼睛还是毒辣,看来他说的没错,你小子确实胸有成竹了。”

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虚道:“胸有成竹夸张了,我也只是有三成的把握而已。”

当然,这三成的把握仅仅是成功的把握而已,并非是什么成功率,实验这东西鬼才知道要做多少次。

毕竟他对空心碳球的猜测全都是建立在基于常识做出的推论上,虽然用数学方法能证明这种可行性,但能不能找到这种材料还真不好说。

“三成的把握已经很高了,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实验都是去赌不到一成的可能性。”感慨了一句之后,李教授看着陆舟,继续说道,“那就期待你的好消息了。”

陆舟问道:“您的研究团队不参与吗?”

李教授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你都已经进去了,我还掺和个啥?等着看你论文得了。”

中山新材毕竟不是什么行业巨头,资金有限。做锂硫电池方向的研发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身为企业股东之一的李荣恩,自然不会贸然往里面投钱。

而且国内锂电负极材料还有很大的市场空缺,相比起做新材料的研发,远不如先把眼前的市场给消化了。

至于锂硫电池这个大项目,还是交给那些行业巨头去捣鼓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