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更过分的是罗师兄,明明最开始向他推荐了那么多人,结果第二天晚饭的时候便一改此前的口风,开始猛吹爱德华·威滕教授。后来可能吹的太厉害,被坐在旁边某个搞凝聚态物理的墨西哥小哥吐槽了一句“就那个娘娘腔?”,两人差点因为这事儿当场翻脸。

套路,全都是套路。

头疼之余,陆舟知道自己必须得尽快做出选择了。

去拿骚堂要了一博士生导师的名册,陆舟对着名册仔细研究了一个小时,最终选择了德利涅教授,作为第一场面试的目标。

至于为什么,理由很简单。

代数几何是研究解析数论的重要工具,但这一块是陆舟的短板。以前他一直想找格罗滕迪克的原稿研究下,但当他从向院士那里搞到了电子档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法语。

德利涅教授是格罗滕迪克的学生,格罗滕迪克学派的领军人之一。而且单论获得的奖项,数学史上只有两个人囊括了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三项大奖,其中一人是邱成桐,另一位便是德利涅。

以德利涅教授的学识,一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预约了面试之后,陆舟本以为这位以严谨和严格出名的老教授会对他进行一番考验,哪怕是形式上的。结果没想到德利涅只是看了眼他的材料,便宣布了他通过了面试。

从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德利涅一边从衣架上取下了他那件灰色的大风衣和帽子,一边说道。

“欢迎你加入普林斯顿的大家庭,我现在去帮你办理相关的手续。”

“我的课题组以研究‘标准猜想’为主,当然,我对于你没有硬性要求,不会约束你的发展。根据我的观察,你是个擅长独立研究的学者。但如果你愿意加入我的课题,我很欢迎。如果你不感兴趣,也可以像其他博士生那样,完成我给你的任务,同时准备你的毕业论文,一样可以拿到你的博士学位。”

说到这里,德利涅停顿了片刻,看着陆舟继续说道。

“当然,我对于你的期望和要求,比别人要高。你的毕业论文,至少得符合《数学年刊》的标准。如果一切顺利,也许明年你就能拿到你的博士学位。但如果你对自己太松懈,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也许永远也拿不到。”

陆舟:“我明白了……关于您的建议,我想再考虑下。”

德利涅点头道:“嗯……没事儿,我能理解,但最好快一点。尽量在三天之内给我答复,我不想为一件事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