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即便再说下去,也不会有人相信,反而容易得罪人。更何况,很多东西是根本没法解释清楚的,只能淡化处理。

出于往日的情面,他能做出的提醒,也只能点到为止而已。

不过,他倒是不用担心,当那篇论文出来之后,该用何种表情去面对曾经并肩作战过的老教授和两位老队友这一问题。

最快的话,他的专利也得等到明年才能办下来,然后才能开始撰写论文投稿。

不出意外的话,那时候他已经在普林斯顿了。

说不准,到了那时候,李教授已经放弃了这个不靠谱的课题也说不定?

第186章 意料之外的重逢

锂负极材料的瓶颈一旦突破,整个电池行业都将受益。无论是手机充电,还是新能源汽车,随着锂枝晶问题的解决,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原本无法实现的事情,也有了实现的可能。

不过,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势必也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

比如在做这一方面课题的实验室。

证明一个数学猜想,干掉的可能只是十几篇本来有希望登刊的论文,但在某一技术领域捷足先登,干掉的可能就不只是几篇论文那么简单的东西了,而是投资千万甚至上亿的研究项目,以及原本端这碗饭的研究人员。

当然了,陆舟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儿就犹豫不决,该注册的专利照样得注册,该发表的论文照发不误。

而且换个角度想,这些原本被浪费在锂负极材料上的社会资源,随着锂枝晶问题被解决,也将可以挪到其它更有潜力的科研项目上去。

比如对电池本身的设计,比如为新的电池设计生产线。

这里的社会资源可以指科研经费,也可以指研究员。

回到了寝室后,陆舟开始填写申请专利需要的材料,简单说明自己要注册的专利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