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转头看了过去。
殿门口,距离他们有一段距离的方向,又展开了一幅长纸,许问正执着一支小狼毫,笔尖不断在纸上游移,画得极快。
几个人对视一眼,走过去看。
“这……”一个人正要说话,被旁边的人伸手捂住。
“哈哈,还是得小许出手,这画……看来我是抛砖引玉了。”朱甘棠紧盯着许问的画,眼睛微亮,终于松了口气。
“也谈不上抛砖引玉,是不同风格。不过看来小许这个……更适合我们。”孙博然还是很喜欢朱甘棠刚才那幅作品的,先是反驳了一句,但很快就笑了起来,摸着胡子,明显也放心了。
许问画的同样是千里江山图,同样改了画法,而如孙博然所说,确实是更符合他们未来需求的画法。
他把李集天千里江山图的结构全部提炼了出来,用准确稳定的线条,以透视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简练而明确。
这是工匠最熟悉的图纸的画法,比他们惯常所见的图纸更精细、更完整一些,但所有人一眼就看出各个角度、各条实线与虚线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类似李溪水这样的人,甚至已经开始看向了已经画完的晋北段落,开始在心里给画面的各个部分标上数字了。
许问画得也很快,他没用尺矩,落笔直上,但直线稳定,曲线优雅,根本不需要与李集天图比对,就能知道,他的比例绝对准确,正好就是一比一,每个细节几乎都是正确的,没有一丝谬误!
而这时,李集天千里江山图还摆在朱甘棠那幅画的上面,离这里很有一段距离,完全没有许问进行比对临摹的机会!
这记忆力、这构图能力、这对线条尺寸的把握能力……
许问其人,真是名不虚传,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最顶级的水平了。
听说他的师傅是当代天工?
在场的不少人都是工匠,七八年前,都是曾经听过那次天道鸣音的。
想起那件奇妙而神异,令人不由自主慑服的事情,他们看待许问的目光,与之前又有所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