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实也没多少。他们说当时上面三层主要放的都是书本典籍之类,这些有的是样品,有的纯粹就是摆设。突然的大火把能烧的全烧完了,剩下的这些是从里面拣出来的,剩得不多。”胡本自说。
确实像他说的一样,这里乱糟糟的,靠墙有几个架子,上面摆放着一些东西,但看不清楚。因为前面堆着的箱子把它们给挡住了。
这些全是樟木箱,有新有旧,关得严严实实,但没有上锁。
隐约可以看出来,架子后面的墙上曾经有过壁画,但大部分已经烧损了,只留一点边边角角,很难看出来画的是什么。
其实许问之前就知道这里被烧过,但刚才在下面看得太有代入感,一时间忘记了。
不过这里虽然变成了这个样,但他当然还是不会放弃的。
许问走过去,摸了一下那些箱子,开始把它们搬到一边。
“你还是要看后面的画吗?唔,我也来帮忙。”萧西山主动上前。
“不用,我来就好。”许问拒绝。
“你别看我这个年纪,我可是很有力气的!”萧西山不甘示弱地说。
“也不是,里面的这些东西,有的不能随意搬动,必须要平移。我来比较安全。”许问道。
“咦,你都没把箱子盖子打开,怎么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的?”胡本自本来也打算上前帮忙的,结果一听这话,不敢动手了,好奇地问。
“手感不一样,搬起来就知道了,其实就是靠个熟练,你习惯了也能知道。”许问搬起一个箱子——其实按他的手势来说,应该用“托”这个字——把它放到一边。他的动作确实非常平稳,从头到尾箱子一直保持水平,起来或者落地都没发出什么声音。
连最轻微的声音也没有,他是怎么知道里面是什么的?
手感这个词,也太玄妙了一点吧?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大小形状,手感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