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850水患

第751章 850水患

“老爷,南京舅老爷有信到了。”

又是几日,魏广德的奏疏在说动了陈以勤、殷士谵和朱衡后,四人联名上奏御前,不过隆庆皇帝看过后不置可否,奏疏也被留中。

这个消息是陈矩传过来的,当日批阅奏疏时他“正好”在场。

涉及漕粮运输安全,这在大明朝属于国策,皇帝慎重一些本也没有什么,可是魏广德却觉得,皇帝留中奏疏可能也是在等高拱正式回部办公。

或者说,皇帝是什么意见并不重要,他要听听高拱的看法再来做出自己的决断。

这天回府,魏广德就听说南京有书信到,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些人在庄子里面老实吗?”

魏广德迈步进府,边走边小声问道。

“一开始闹了两下,被收拾后就老实了。”

张吉小声答道。

总督漕运侍郎赵孔昭开口把情况简单说明了下,让屋里所有人都知道了今日之事。

“好。”

不过到了后世,黄河除了中上游还能看到水,下游那涓涓细流就算了,貌似很多年没有听说黄河发大水了。

朱衡很无奈的答道。

追回魏国公府诰命是大事儿,也要都察院派人参与,魏广德不想节外生枝,所以前些日子单独拜会了王廷,把此事托付过去。

“老爷放心,到时候你说一声,我安排把人迷晕了丢山里去。”

甚至为了保住一些重点城市和区域,有计划的在江河附近寻找泄洪区,为了保住堤坝由人工打开一缺口,向规定的地区引流洪水,减少对水域周边的危害。

所以魏府的库房其实就分了两个,一个是魏府的库房,公库,而徐江兰自己还有个小库房,用来放陪嫁物品。

刘体乾也和朱衡差不多,都没有开口参与,现在是侍郎们说话的时候,只有说到最后他们才会下场。

魏广德低声问道。

王廷的第三封奏疏还未上,主要就是等南京这事儿了解。

魏广德虽然没有关注此时,可也在想那边的情况,因为他记起之前看到过的数个奏疏,由泗州城官府送来,请求朝廷拨款防水。

徐江兰坐在魏广德对面,低声问道。

魏广德说道。

弘治八年,黄河全线泛滥,汹涌的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冲击沿海地区。

赵孔昭起身,向李春芳拱拱手,这才环视众人说道:“板闸至西湖嘴开浚,里口等处复塞,新河道距离黄河更加靠近,若是不及早处理,恐引发因此黄水夺淮入海之事,到时必定堵塞运河河道,要恢复起来就难了。

魏国公府郑氏按照规矩,魏国公徐鹏举可以在府中把她扶正,但朝廷不会承认其为魏国公夫人的身份,也不会颁发诰命。

“注意不要暴露身份,过些日子再把人丢出去。”

当然,小户人家本来就没多少东西,自然就只是自己私藏就好,可是大户人家,往往陪嫁都会有一张清单,详细写明陪嫁物品名称和数量签字画押。

这就是入阁的好处,涉及刑罚可不是地方官能做主的,必须得到皇帝的授权,那怕是徐阶这样致仕官员。

议论许久,李春芳终于不耐让大家先休息,一会儿接着议事。

魏广德进来后,看到值房里不仅有陈以勤、殷士谵和张居正,工部尚书朱衡、户部尚书刘体乾及两部侍郎徐纲、赵孔昭等人皆在屋里。

工部要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筑堤坝,防止两边的水合在一起冲进大运河河道。

魏广德虽然心向工部,不过这会儿并没有表现出来,自是和朱衡对视一眼,就由得两部的侍郎议论此事。

海瑞的处理方式,很可能成为成为类似案件审理的惯例。

这就是内阁的用处之一,联络六部议事。

而泗州城及附近的明祖陵就位于洪泽湖边,也是不断受到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