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

这个没什么问题,问题是楚垣夕承诺的数字!假设融前估值10亿,他要在3年内完成的经营性损益是净赚20亿元!一年要赚小7亿,一个月净赚5000多万,这可能吗?

如果每个月写7篇爆款的知识分享,似乎是可能的……

这个赌注不可谓不大了。袁敬迅速心算了一下,这个承诺相当稳,这笔两亿的投资,要么增值到8亿上下,要么得到巴人娱乐566的股权,巴人娱乐怎么看也不止35个亿的样子,要知道在头条大推《乱世出山》之后,他来的时候是已经准备好接受10亿估值的了。

似乎,只要楚垣夕不洗钱不掏空公司,怎么都是划算的。只是,他就是不知道楚垣夕的信心从何而来?是因为all之后可以敞开了洗钱而没有心理负担吗?自信帝是不是自信过头了?

楚垣夕其实也在叹气,都怪这个世界的自己太咸鱼了,没有昂扬向上,搞得原世界中一掷千金意气风发的袁老板居然为了这么点投资而瞻前顾后谨小慎微的,罪过,罪过!你的信心都哪去了?

有“志气”的人这时可能会说:你这么牛逼?那你这钱我不挣,祝你好运。其实这不是志气,是置气。

没经验的人会因为损得比例不理想而失去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那种能赚几百倍上千倍的投资,只有当亏损几百上千次之后他们才能获得经验。

不自信的人会反复计算损得比率,以确保自己的投资永远是赚的。其实他们计算的都是自己能看到的,而陷阱之所以是陷阱,因为他看不到。最容易被坑的是这种人,不知道免费的东西最贵,不知道“怎么看都不会亏”才是亏损之源。

袁苜以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特征,后来在她哥的调教下才变得职业起来。

互联网上疯传的微软面试题“海盗分宝石”最能说明问题。五个绝顶聪明的海盗分100个价值相同的宝石,海盗先排序,再按顺序提出分配方案,超过一半同意就照这个方案来分,否则提出方案的人被杀死,由下一个继续提方案。问题是1号海盗的方案怎么提?

1号的最优分配方案理论上是给自己97个,2号不给,给3号一个,4号和5号中某人两个,另一人没有。其中1号自己肯定同意,45两人中会有一个同意,3号也会同意。

问题是换成一般人去做3号,不见得会同意,不但不同意,反而会置气。

但袁敬做3号时肯定会同意,他的心境早就超脱于一般人了,这一点楚垣夕十分清楚。他不会置气,也不会因为几百上千倍收益的诱惑而算错几十倍收益的数学期望,更不会进入损得陷阱。

但是现在的他,被糟糕的投资现状限制了想象力,现在的他投不出滴滴,投不出头条,甚至投不出拼多多来。当年的拼多多要不是投资人给力,是不可能那么发育的,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见袁敬陷入沉思,楚垣夕站起来,在小小的茶室里转了两圈,才说:“不进行对赌是不可能的,投入两亿,在千亿估值的企业里占166是不可能的。虽然这也只赚了一百倍,好像风险投资里也不太出众?不过投两百万赚一百倍和投两亿赚一百倍,不是同一个一百倍。”

“话是这么说。”袁敬没抬头,脑瓜顶朝前,盯着面前针尖那么大点地方说:“你要知道,膨胀基本来源于莫名其妙的自信,而你现在还不应该膨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