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页

造车[校对版] 榕之子 1338 字 2022-11-05

按照双方签订的计划,30万辆产能中,优先上马一期12万辆生产线,预计在2006年下半年就能实现出车目标。

现在工地早已经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推进之中,没想到报送上去的项目却被发改委喊停。

按照发改委的新规,中华集团在武江市开设分厂的项目,必须拿到位于当地鄂北省的汽车生产资质后才能过审。如果中华集团拿在浙海省获得的资质上报,将会被认为是不符合条件。

一时之间,那些有资质的僵尸车企又获得了升值,新建或异地分厂都必须再次拿到一张属地出生证明。

为了杀鸡儆猴,表示自己管控汽车行业的决心,国家发改委专门挑选了势头最盛的中华集团,作为新政的首秀。

“国家支持大型工业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进行产业升级。国内汽车行业散乱小的状况依旧,我们希望能从此刻开始,出台规划来整合国内上百家汽车生产企业。

五根手指只有合在一起才能发力成拳,形成威慑力。期待能从汽车行业开始,我们国家的工业开始升级之路。”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国家发改委的官员特意强调道。

作为政府部门来说,虽然中华集团发展得很不错,但他们依旧希望像一汽、东风、上汽这样的国有三大企业能够齐头并进,成为能跟国际汽车巨头抗争的力量。

美、日、德等汽车强国,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汽车企业数量基本在3家左右,自然中国也不会例外。在中烟草、中石化、中移动等超级国企开始为国家贡献源源不断的税收后,用国有力量组建超级国企巨头成为国家高层的一种思路方向。

此次汽车新政的严格执行,实际上是为了国有汽车企业服务,甚至可以说是为三大国内巨头而打造。

选择中华集团为对象执行,实际上是为三大国有车企敲醒警钟,或者说是给了他们一个强烈的信号。

假如三大巨头合并成为一个企业,中国将随即拥有销量达到300万辆的超级汽车企业,足以挤进全球前十强。

当然,这只是某些官员的一种假设,依靠行政命令强行推进的话,很容易形成无法有效整合,产生大而不强的虚胖巨头。

更何况,三大汽车企业本身也不愿意合并,现在大家势力均等,谁也无法吃掉谁,谁也不会服气谁!

要实现目标,必须依赖市场化手段,同时辅助行政命令才可能实现。其中市场化手段是关键,谁能脱颖而出壮大,谁就能获得国家支持来吞并其他企业,进而号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