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页

嘿嘿,这就说来话长了……

此刻江晨思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这张牌该什么时候打出去,才能发挥它最大效果。

……

回到华国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这段时间卢炜就没歇息过,不是被这个部门喊过去开会,就是跑到那个领导办公室里去作报告。从基层到中央,仿佛所有人都被上紧了发条,却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方向。

他很理解弥漫在共和国高层的那股浮躁与矛盾的气息,他也相信世界各国此刻应该都一样。

是成就历史还是成为历史,没有一个人做好了准备。

对手是素面未谋的地外文明,除了知晓对方掌握有强大的生物科技之外,地球文明对其一无所知。不过卢炜也很清楚,在这件事上他无法过多苛求,面对已经能够跨越星系的地外文明,还能鼓起背水一战的勇气,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他的疲惫也不全是因为开会,还有来自别的地方。

上面的人谋出路,下面的人谋好处。

某个半国资的航天科技公司已经找过他两次了,希望从他这里探探口风,提前获知未来地球舰队的发展方向。优先发展那个舰种?是重点研究发动机还是武器?亦或者装甲,甚至是护盾?

然而哪有那么容易……

别说是他卢炜了,连地球舰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或许那个男人看的比其他人远一点,但他终究也不是神,对于再遥远些的未来,同样会感到迷茫。

曾经冷门的航天学与天文学摇身一变,成为了当今最热的学科之一。不只是那些满身铜臭的商人,很多学术界的人也找到了他,向他兜售自己那套理论。各种论文被一股脑塞到了他的面前,但求他能看上两眼。

这些人中有的是为名,也有的是为利。

在这个年头里,教授不一定都会搞科研,但哪怕是研究生都会写论文。不少大学甚至将sci论文作为了评定学术成绩的硬性指标,再这样的大环境下,谁都能站出来指点江山一番。

而对于那些学者、专家来说,如果自己的思想最终地球防卫同盟的委员看中,这将意味着他将有机会成为地球防卫同盟委员会的座上宾,甚至是技术顾问,即使是在大学、研究所中混得再次,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学术界的泰斗,甚至在历史上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