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页

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文明而言。除非是存在不可解决的缺陷,否则已经被所有人接受的标准,基本没有可能会改变。

就像不怎么完美的si接口,统治了几乎整个c时代一样。

随着“6x4标准”的详细细节被公开,一大批空间站设计公司应运而生。

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硅谷地区,多是由从事火箭发射卫星设计的航天公司转型。这些公司专门为有兴趣在星环城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但自身却不具备技术条件的大型企业,提供空间站的设计方案,并帮助其通过资格认证。就连sacex,都开通了类似的业务,而第一单生意,就是为美国钢铁公司设计可接入星环城的自动化炼钢空间站。

可以说,星环贸易的一场商务论坛,直接催生了一个规模一百亿以上的行业。

受此影响,原本在各大高校都算不上热门专业的航天相关专业,现在却是逐渐热门了起来,甚至还营运需求而诞生了一批分支专业。比如空间站设计、生物圈工程、航天器设计等等……

而在航天领域这一块,走在了诸多国际各大高校前面的,无疑要属科罗大学。

头顶着诸多光环,这座从一开始建立就是为了向星环贸易输出人才的科罗大学,随着太空电梯的建立,也逐渐受到了其它大型企业的青睐。虽然国际学术领域依旧算不上一流,但其在商业领域中的地位,却已经具备了相当重的份量。

……

月球殖民地。

一艘铭刻着星环贸易标志的货运飞船,平稳地降落在了水泥浇筑的停机坪上。早已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操作着机械臂,卸下了飞船腹部的货箱,与此同时,十数名穿着宇航服的人从飞船上走下,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向着殖民地的方向走去。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四批了。

太空电梯竣工之后,往返月球的再也不是那种用完即弃的火箭了,取而代之的是垂直起降的货运飞船。原本数个月一次的补给,也变成了现在一个月数次。

还有一个直观的变化就是,现在殖民地的人越来越多了。

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后来的一百多人,现在整个月球殖民地已经有五百人了。除了部分工程师和科学家外,其中不少人的专业都和殖民地建设毫不搭边。比如记者、音乐家、画家、纯粹的普通人……

站在殖民地内,唐伟杰远远地望着向这边走来的新人们。他不知道要这么多人有什么用,但他相信,星环贸易高层作出这样的决策,肯定有他们的用意。只是他这个殖民地管理员,暂时还无法理解而已。

这十数名新人一路上左瞧瞧右看看,这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如此的新鲜,以至于在路过一座太空农场时,有人甚至惊呼出声来……虽然这声惊呼只有他自己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