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页

毕竟纯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燃油汽车就像蒸汽机车一样注定走进博物馆,在历史的车轮面前,这点毋庸置疑。

最后是来自欧洲方面的消息。

从16年初的巴黎剧院,再到比利时车站,再到年末的德国慕尼黑,恐怖主义之火在彻底点燃欧洲民众恐慌的同时,也点燃了不可遏止的民族主义之火。

恐慌永远是仇恨的催化剂。上个世纪,人们因为破产而恨上犹太人。而现在,每一名曾经的“世界圣母”都不再会为杀死难民而产生负罪感。

首先是德国,更激进的新选择党上台,党首克里特·佩特里担任新首相,宣布德国不再是全世界的难民营,难民不再享有本国国民的待遇,任何非法入境者都将受到制裁。如果不能在这里找到工作,那就滚出去!

对于恐怖分子,恢复死刑!

全国反恐部队,扩军!

一切反恐行动,直接击毙!

克里特的疯狂举措,引来了人权组织和圣母的非议,但却获得了绝大多数德国人尤其是慕尼黑人的支持。

接着是法国,那里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大本营。再然后是比利时,紧接着英国也顺势响应……虽然不似新选择党那般激进,但却也不遑多让。

这是否解决了问题?可能没有,甚至可能将问题变得更糟糕。

但讽刺的是,困扰欧洲已久的难民问题和欧盟分家危机却是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同理念的政府之间,永远能做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曾经在欧盟这张桌子上,十数张嘴为了一个问题争吵不休,闹的快要分家。现在虽然依旧是十数张嘴,但坐着的人却摆着相差无几的脸。

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至少在难民问题上,原本争吵的欧盟会议再没有任何分歧。

从这西欧的“去圣母化运动”背后,江晨隐隐看到了罗斯柴尔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