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页

“看到了吧,动作的使用,比如频次,比如幅度,比如衔接,它就是都在表达这个急促、慌乱,甚至惊恐,以及要护法,因为她也是护法天女嘛。”唐诗意收了动作:“这就是一个剧情点的示例。这个东西其实得靠多练,因为就是熟练度的问题,你对自己的身体更熟悉了,它就越能够忠实地来展现你对剧情的理解,你的情绪,你的想法儿。当然,训练还是有一些办法的。山老师说的,第一个就是你可以从基础情绪来练,喜怒哀乐。”

唐诗意是个很认真的老师,当然也许跟学生是季铭也有关。

她跳的,几乎不必季铭少,而且还得讲解:

喜,那动作就是轻盈的,肢体之间都带着和风。

怒,更多的快速衔接,表情上也表现的很直接。

哀,大动作和静止动作,要有机结合起来,一静一动之间,要果断,定住一会儿,一下子扑出去,然后又定住,好像是不敢置信,不愿意相信,时刻都在迟疑,但又明白自己是在自欺欺人,想要直接揭开那一点自我怀疑。

乐,乐跟喜的不同,在于乐更活泼,欢快,手部和脚步动作,都非常机灵。

季铭是真的感受到艺术相通的概念了,对于一个不太通表演的入门者来说,往往老师也喜欢拿这种标准情绪来打底,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说什么样的喜,狂喜,窃喜,惊喜,悲中带喜,怒极还喜……而且这还是在基础的层面,真正入门之后,你得根据剧情,根据角色设定,根据当下的领悟,往喜里放进具体的东西。比如同样是惊喜,爱人给你的惊喜,父母给你的惊喜,朋友给你的惊喜,老天爷安排的惊喜,那都是不一样的。

舞蹈似乎也是如此。

唉,任重而道远啊——半天学习下来,季铭的感悟就是这一句。

“聊什么呢?有什么特别难的工作,可以教他?不学就扣他工资。”一腔沉重的季铭,只好找张琛麻烦。

晓城笑着说:“我们在说您学的太快了。”

“有么?”

“有啊。”唐诗意也是一脸香汗淋漓:“你学的真的挺快的,当然你基础本身就在。往里头填补的速度很快。”

甭看季铭也跳的非常好了,但是你要系统地来学,就避免不了要接受有的没的一大片,就像杨丽萍的宣传总是说她“没有受过学院教育的荼毒,全发自于自然和天然”,矫情吧也有点,但不是完全没道理。一整套体系,不管是舞蹈,还是季铭学表演时候的斯坦尼,都有适合你,不适合你的,但教学时候是分不清的,一股脑都得学。

季铭也是,在最专业的老师面前,就像唐诗意说的,往里头填补——你跟她说不要填补,人就不知道怎么教了。

“还是老师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