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沉淀与消化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343 字 3个月前

李泰坐了片刻,赶着夜色回家。

魏王妃正怀着孩子,身孕已有七个月,她正躺在椅子上睡着。

两个侍女站在一旁照料着,见魏王回来躬身行礼。

“嗯,你们不用多礼。”李泰说着进了屋,脱下厚重的外衣,看到桌案上的饭食,心头一暖。

魏王妃稍稍睁开眼,见到是魏王回来了,连忙起身,“饭菜凉了,妾身让人去热好。”

“不用了,对付两口就行了。”李泰便坐下来夹起饭菜吃了起来。

“魏王殿下以前就是这样的。”

听到妻子有些埋怨的话语,李泰拉着她的手坐下来,“以后没这么忙了。”

“事情都办完了?”

“嗯,今年没这么多事了。”

小清清嬉笑道:“我还会长更高了。”

李承乾径直走上前打量道:“你都长这么高了。”

不多时,王婶抱起他,带着这位小侯爷去另一边用饭。

茶水端入藏书阁,炉子放在一个水壶就架在上方烧着。

骊山有钱,可放眼关中的权贵之家,骊山太懂事了。

时间过得很慢,张阳看着书中的内容,这卷书是随着范阳卢家的遗产而来的藏书。

这些话语让李承乾一时间语窒,如他说的这般,崇德坊看起来热闹,随着科举的兴办,越来越多的人往来崇德坊,这般热闹的景象却无法为朝中带来太多的收入。

用罢饭食,李泰照顾着王妃睡下,自己也踏踏实实补了一觉。

继续坐在藏书阁的门口,安静看书。

走出藏书阁,见到王婶正带着小心安讲话,教得很耐心。

张阳回到了山上。

接下来的日子有的她们忙。

书中记录的是黄老之学,又称黄老学说,古来黄老学派尚阳重刚,在战国时期就是一种传播十分广泛的思潮。

说罢,王婶端着饭菜走入了藏书阁,看来媳妇她们也要在藏书阁用饭了,忙得连个吃饭的工夫都要用上。

骊山也从来不事土地兼并。

熊大带着小主人又跑回了村子。

“太子殿下说笑了,若是殿下能够让骊山在崇德坊开设产业就更好了。”

纥干承基应声退到了一旁。

李泰笑道:“这孩子很聪慧,她的老师也都是最好的。”

藏书阁内很安静,偶尔还会有几声低语。

家里,李玥和小武,小慧,李丽质三人还在藏书阁忙碌着。

想要透光度足够的玻璃,在质地和烧制成分上还要加以改进。

她们四人还在忙着,似乎并不注意到自己来过,见李丽质拿起茶杯喝下一口热茶。

拿起汤碗将汤喝下,这才舒坦地长出一口气。

魏王殿下也开始进入了养老生活。

吃完饭的碗筷就搁在一旁。

四人互相按着腰背放松,看来她们的工作告一段落了。

早春的关中昼夜温差很大,尽管骊山技术院校已经没有名额,来这里的人问询的人依旧很多。

李承乾释然一笑,又道:“每每听你说话,总是能让孤茅塞顿开。”

张阳看向自己的儿子,小心安爬上自己的凳子,而后伸手抓着勺子,又不知道怎么用。

来骊山本意并不是为此,李承乾开口想要解释。

饭是去年新收的稻米,这稻米很香,张阳将咸鸭蛋挖出来伴着饭,夹起菜就吃了起来。

骊山技术院一旦在长安城开始出现效应,从一开始这座书院的学子不入仕途,变得无人问津。

“孤想不明白,你教人学艺是为了什么,世家为了培养士子是为了让士子入朝之后,成为世家的喉舌,而骊山教出来的弟子却不入仕,反而让他们成为了工匠和厨子。”

两人都看不上纥干承基,这人材来东宫一两年,有着太子的欣赏在这里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