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独战四方

之后又过了数日,这几日,表面上自然是一片平静祥和,但是在底下却暗流涌动。

洋商会那边首先就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给自己制造了舆论上的优胜,大力宣传这一次比试之余,还暗戳戳的表示这是他们与霍元甲这边共同商议的结果。

这样就使得这场不公平的较量,反倒成了充分尊重双方意愿的公平事情。

这让李勇他们这边不好发挥,哪怕很多人心里头明镜也似的,知道这事情肯定另有内情。

当然,陈其美也不甘示弱的发动了青帮帮众,宣扬洋商会绑架霍元甲弟子以要挟比武的事情,算得上是针锋相对了。

但在舆论上的声势,这种口口宣传肯定是比不过掌握了多家报社和舆论喉舌的洋商会来得快捷便利、宣传范围更广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洋人来说,当然是他们“自己人”的话可信度比较高。

而偏偏上海又是一个洋人地位和说话分量很重的地方,所以当他们主导了这个舆论节奏之后,整个舆论形势便都朝着对于霍元甲不利的方向走。

最后就算他胜了,那种独战四方的声势也不会太高,这便是洋商会的目的。

虽然他们真正希望的,还是霍元甲输,或者自己主动输。

李勇他们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擂台之上见真章。

而之后,洋商会那边派出的四位代表武者,也陆续公示出来了。

霍元甲这边自然也在李勇的撺掇下开始研究起这四位武者,以及如何对付他们。

相比于霍元甲,实际上洋商会退出来的这几位外国武者的讯息更好找,因为他们的名头一放出来,就自然有相应的信息能够查出来。

尤其是在战绩方面,不像是精武会馆这边,几位师傅私下切磋都关起门来,结果如何都不会让外界知道。

包括霍元甲,哪怕大家都知道他是最强的一个,但是为了其他师傅的名声考虑,他也不会刻意去宣扬自己。

实际上如果不是农劲荪和李勇一直帮他,他甚至都未必会在意在精武馆中的地位,更注重于精武馆的作用有没有得到实践。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大师气度?

“元甲的第一位对手,是来自于英国的拳王,彼得·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