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直奔欧洲

比如这一次从苏伊士运河管理区离开,然后前往南非开普敦的途中……行程大概在一万公里多点,这个航程是超过各舰的常规续航能力的,哪怕是天津级战列舰,超载煤炭的情况下,其续航能力也不过八千公里,这说的还是十节航速下的续航。

哪怕是天津级这种庞然大物,都无法一次性从苏南港抵达开普敦,中途是需要进行煤炭和淡水补给的。

但是,假如无法在计划补给港口,也就是摩加迪沙以及马普托获得补给的话,那么舰队就需要依靠各舰自身以及各运输舰上搭载的煤炭以及淡水以及各种生活物资来维持这么一段遥远的航程。

这也是为什么视察舰队里,不仅仅有运煤船,甚至连淡水运输船都有的缘故。

总之就是避免任何的意外和麻烦……为了绝对安全,甚至在预定补给港口出现问题后,都不考虑去计划外的港口进行临时性补给!

计划内的补给港口,一般都是会有近卫军将士提前抵达控制当地防务,监控当地情况,确保补给安全。

但是计划外的港口……鬼知道那里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在预定计划的补给港口出现问题后,谁能保证这是不是叛军或土著故意干的,就是为了把你赶去附近的计划外港口……说不准哪里都有叛军或土著埋伏着,就等着你罗志学自投罗网呢。

因此,视察舰队的行程是绝对不会改变的……哪怕是拟定补给港口不能用,也不去……为此,视察舰队里带上了一大堆的各种补给舰,运输船!

理论上来说,按照视察舰队里的各客轮,军舰以及运兵船上自身的物资和储备,再加上专业补给舰,普通运输舰上搭载的大量物资,足够让整个视察舰队不需要任何补给航行三万千公里。

这个标准是根据从北美东海岸返回本土吴淞港的航程来算的……

从纽约一路直接走最笔直的航线,中间不折腾的话,大概就是两万六千多的里程,而实际航行里肯定需要走更多路,耗费更多的煤炭,因此留一个余量的话,算三万公里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没有这么一条要求的话,其实视察舰队的规模能直接减少一大半……因为视察舰队里远洋客轮以及运兵船加起来也才二十多艘,再加上几十艘军舰……剩下的上百艘穿啊之,其实都是各种货物运输船,专业补给舰以及医疗船,维修船等专业辅助舰。

但是陛下出行,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所以视察舰队就变成了一百多艘的庞大规模,就这舰队规模,用来搞跨洋登陆作战都可以了。

视察舰队抵达南非后,罗志学也没有在南非开普敦城进行什么像样的视察活动……因为南非省也没啥好看的。

当初搞这个南非省,主要就是为了南非马普托府的黄金以及开普敦的海运补给作用……再加上当地也算有一些可耕地资源,早期也搞了比较彻底的肃清作战,所以南非省里除了那些金矿里,是没什么土著的,如此设立海外直辖领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更多的……就没有了,这地方除了修船外,是没什么工业的,农业发展的也只能说很一般……嗯,实际上整个非洲的农业发展都不咋地,当地的气候过于恶劣,楚国人都不愿意来。

所以楚国人才会在非洲里搞各种殖民地种植园,并且默许陈敬云搞的西非王国以及其他各种虽然没有公然立国,但实际上都掌控一大片土地,拥有大量武装人员的农业开发公司,安保公司等名目的楚国企业。

因为不这么搞的话,非洲当地的农业开发就很难起来,别说为帝国提供农矿产品了,帝国不倒贴就不错了!

具体到南非省这边也差不多,整体发展都比较落后,经济严重依赖黄金以及港口服务。

如此情况下,罗志学也懒得跑了,随便视察了两天然后就进入度假模式,带着十多个嫔妃以及一些随行的皇子皇女们四处游玩,看看风景,打个猎什么的。

这么待了半个多月后,罗志学这才带着家人回到已经完成了维护保养的皇家公主号上。

此时视察舰队里其他船只基本也完成了基本的维护,一些有问题的船只也进行了检查和维修。

物资补给就更不用说了,早早就完成了补给。

因此罗志学一上皇家公主号,整个视察舰队就起航北上,他们将会一路北上,在行政领地加纳城完成中途补给后,就直奔大楚帝国在欧洲的大本营,欧洲巡抚治下的直辖领地加的斯港。

按照预定计划,罗志学将会在加的斯,接见来自欧洲地区主要各藩属国的国王们女王们的觐见!

按照欧洲当地的土著说话方式,大概就是:大楚帝国皇帝陛下,将会在加的斯接见他忠诚的奴仆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