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新兴的工程设备厂商想要自己研发底盘,难度非常大……首先各项专利就很难绕过去。

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如今的一大核心业务,就是为各种工程设备厂商提供履带式或轮式底盘。

所以当代大楚帝国里的各种工程设备厂商,其实都是只能采购各种底盘,然后安装自己研发的挖斗之类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组装厂。

蒸汽机是别人的,底盘是别人的,只剩下个挖斗结构是自己的……

不过这也是大工业化体系的重要特征,工业太细分,一家工厂很难从头到尾都自己生产零部件,哪怕是大型企业,依旧需要从产业链上采购不同的零部件,然后加上自己的核心技术生产产品的。

专利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容易绕过去的。

而在内燃机领域里,专利依旧存在,而且更加突出……三大农机公司研发内燃机也不是吃干饭的,虽然现在实用化的内燃机他们也没搞出来,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在研究过程里,申请了一大堆的专利……

比如辽东河口的四冲程专利!

其他想要进入内燃机领域的企业一看,然后就皱眉不语了……这年头说起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基本都是四冲程……但是四冲程这东西,可是人家辽东河口机械公司的独家专利。

同时其他两家农机公司也弄了一大堆的内燃机专利,比如唐山机械公司的电子打火转专利,辽东机械公司喷气嘴为核心的可燃混合气体进气装置(煤气)……

这三家农机公司研究着研究着,就发现彼此都有一堆其他两家绕不过去的核心基础专利,扔下谁都不好搞,所以好几年前就也已经经过谈判,在内燃机领域里进行了基础专利的相互授权。

因此唐山机械公司,辽东机械公司都是能使用四冲程专利的。

但是其他公司就不行了……你手里没有他们绕不过去的核心内燃机专利作为交换,三大农机公司岂能把自家的核心专利授权给你?做梦都别想!

内燃机这都还没有可实用化的产品呢,但专利壁垒就已经被这三大农机公司给建立起来了,导致了后来企业想要进入都进入不了。

哪怕是李氏制铁这家庞大无比的企业,看到帝国兴起内燃机领域的研究后,也调查了一番看看有没有进入的可能性,结果很干脆的打消了念头。

内燃机领域里的专利壁垒已经非常严重,短时间内想要绕过去千难万难……更何况内燃机短时间内的市场前景也不会多大,花费如此庞大的代价去绕过这些基础专利得不偿失。

还不如多等十年八年时间,坐等内燃机的核心专利过期呢。

如此情况下,国内其他企业虽然也关注内燃机的发展,但是却没几个投资大量资源去研发内燃机的,当然没有几个……那就是还有那么几个铁头娃……

传统的三大蒸汽机厂商之一的广州机械公司,最近也很头铁的开始搞内燃机……只不过他们搞的内燃机并不是那些小型化,用于移动设备的煤气机之类的,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想要弄一种舰载内燃机。

煤气机这破玩意不安全,所以他们盯上了最近两年刚出现的石油工业废品:柴油。

这东西在之前的理论研究里,证明了动力大,扭矩高,稳定性也好,从前景上来看很适合取代三胀式蒸汽机作为舰载动力使用。

尽管现在看起来,想要研发成功还遥遥无期……但是基础研究嘛提前布局很正常,对于这些大企业而言,只有有这么个可能性,那么就会去展开研究。

就和三大蒸汽机厂商的天津机械公司一样,最近正在丧心病狂的研发所谓的超高压多胀式蒸汽机,想要把蒸汽压力提升到一个超高的水平,然后再通过十个八个甚至几十个气缸进行做功,他们自己称之为超胀式蒸汽机,。

这个超,指的是着蒸汽超高压,也指气缸数超级多。

听到这所谓的超胀式蒸汽机的研发计划,外界都不得不说一句他们真他妈是疯子……如今市面上的蒸汽机主流还是三胀式蒸汽机,甚至低端领域里双胀式蒸汽机都还没有退出市场呢。

而最先进的蒸汽机,则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四胀式蒸汽机……价格无比昂贵,除了顶级油轮外,连海军战舰都用不起。

最关键的是,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高压蒸汽在经过四个气缸之后,后续再增加一个气缸所带来的动力提升已经很小,但是为此付出的成本却是巨大无比,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五胀式蒸汽机不是不能搞,而是性价比太低。

但是天津机械公司却是开始了超胀式蒸汽机的研究,想要弄上去十个八个乃至几十个气缸……只能说胆子很大,步子迈更大……按照他们这搞法,估计还没迈步,蛋就已经被扯到了。

三大蒸汽机厂商里的另外一家,也就是当涂机械公司也在探索未来更强悍的动力模式。

只不过他们没有搞什么柴油机,也不是一听上去就不靠谱的超多胀式蒸汽机,而是探索一种用高温高压蒸汽,直接驱动风扇的方式来获得动力……灵感来源很简单,就是风车……

既然风能吹动风车,并带来动力,那么我直接用高温高压蒸汽直接吹风车叶片,难道就不行?

他们的这种动力模式,其实就是原时空里的蒸汽轮机。

只是蒸汽轮机这东西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基础工业而言,也是属于妥妥的超级天坑,难度大的很。

广州机械公司搞的柴油机,天津机械公司搞的超高压多胀蒸汽机,当涂机械公司搞的蒸汽轮机……

甭管以后前景如何,但是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而言,都是属于妥妥的黑科技,想要搞出来可实用化的产品,难度都非常大的。

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大楚帝国的三大蒸汽机厂商对未来动力系统的研发热情……他们这是为了抢占未来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的市场而提前布局。

这种情况不仅仅在蒸汽机领域里可以看见,在其他诸多领域里都可以看见……专利法的存在以及严格执行,使得了专利技术的价值非常高,甚至影响到了企业的存亡。

而专利技术怎么来?自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研发啊。

所以大楚帝国里稍微有点野心的企业,都不会忽视技术研发……哪怕搞不了一些核心技术专利,但是你搞个外观专利也是可以的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