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胁

一些管控不严格的民用机械设备,这些土著国家下大力气,在黑市里花费大价钱的话,还是能够从一些要钱不要命的楚国商人手里,偷偷摸摸搞到一些,一些材料少数也能弄到。

再弄到一些楚国人的钢制滑膛枪的话,拉个膛线弄成前装线膛枪,甚至再开个口子弄成后装线膛枪都是有可能的。

但还是那句话,量太少,起不到什么作用!

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担心这些土著国家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小批量的楚国后装线膛武器呢……别觉得意外,还真有一些的楚国的后装线膛武器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流落到土著手中,比如民用的线膛手枪,线膛霰弹枪甚至单发后装线膛步枪流落在土著手中的。

别说民用枪械了,就算是制式枪械也有少量出现在黑市中被那些土著所获得。

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全球扩张,全球移民,做生意的大楚帝国而言,枪械外流其实很难避免,每天都有大量带着各种后装线膛枪械的商队,甚至个人进入土著控制区……你总不能不让人家带着武器就跑去土著控制区做生意探险吧?不然被土司干死了算你的?

所以,枪械外泄是正常的,而大楚帝国要控制的也不是这些少数的武器外泄,毕竟这些单兵武器,数量太少其实没什么作用的。

难不成你还指望着拿几十、几百支后装线膛枪,就挡住楚国人的入侵不成?

大楚帝国要控制的是大规模的钢制线膛武器的出口,包括可以改装外线膛武器的钢制滑膛武器也在禁制范围之内。

而土著想要靠这些少量偷运来的设备和材料或成品直接仿制山寨楚国线膛武器更是无稽之谈。

想要仿制大楚帝国的现代工业产品,比如线膛枪炮,要么你能够有途径进口到一整条的生产线以及各种原材料,再给你完整的各种设计图纸以及生产工艺技术,再让楚国人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搞,如此花个十年八年也不是没有希望搞出来的。

就和原时空很多农业国家开始发展工业的时候,也都是通过进口设备,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获得技术授权等诸多方式来慢慢学习,然后建立起来自己的工业体系的。

如果不能获得大批量的设备,技术图纸,也没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教导,自身的教育体系也无法培养出来这些先进技术人员的话。

单纯拿着楚国人的东西就想要仿制的话,这是不可能的事……连铁元素、碳元素是个啥都不知道,连钢铁的基本构成都不知道,谈何生产钢铁?没有钢铁各种设备也就是空中楼阁。

因此大楚帝国采取了广泛的技术出口限制,比如蒸汽机这东西,甭管性能好坏,老旧,都是属于限制出口产品序列。

同时各类机械加工设备,如通用车床,镗床等甭管性能好坏,也是属于限制出口的。

再有就是先进材料,比如相当多的各种规格的钢材料,尤其是能用来制造各种设备,武器的先进材料都是限制出口的。

同时楚国人也不接受什么外国留学生……也没什么兴趣在殖民地或土著国家里搞什么文化传播,这土著想要学习到楚国的先进现代知识其实很难的。

多数工业设备,不仅仅禁止向土著出口,甚至都不允许进入大楚帝国自己控制下的殖民地(楚国建立行政机构进行统治,但是多数人口是土著的部分海外领地),而极其特殊的敏感行业,连海外直辖领地都不能搞。

比如说大楚帝国各种工厂建设,是需要审批手续的,并不是你想要跑到海外领地那里,就能直接建立工厂的。

比如国防工业的管控就非常严格,从始至终都只有官府资本能够搞,以前是五大武器公司,现在还是五大武器公司。

同时五大武器公司的各研究所以及工厂,基本都设置在本土腹地,尤其是关内十八省地区,还有少量则是西部中亚。

但是在海外地区,哪怕是美洲这个海外直辖领地暂时都没有任何一座兵工厂。

五大武器公司不跑过去设立工厂,而其他资本,哪怕是美洲当地官方资本都不能搞国防工业,这也就从根本上直接杜绝了海外领地大规模发展国防工业,然后导致出现各种问题的情况。

这也是属于防备未来的局势出现变化……比如说未来有一天海外某个直辖领地发生叛乱了,但是没有国防工业的支撑也只是水中浮萍而已,等用完当地的库存武器弹药,尤其是弹药后,那么就只能拿着刀棍和镇压大军作战了。

越是使用先进武器的军队,也就越是依赖后勤,也越来依赖工业体系。

国防工业如此,而其他一些敏感行业也有所限制。

海外直辖领地还好,只要不是太敏感的东西基本都能投资,但是殖民地就不行了……哪怕是搞个技术落后的纺织工厂都不容易,需要经非常复杂的审批程序,最后往往还会报告到御书房里,需要参务大臣这种级别的高级官员亲自拍板……在殖民地里能够获批建成的工厂,往往都是有着特殊性的,而且基本都只局限在资源处级加工领域。

比如纺纱厂、食物加工,木材加工这些简单工业。

而且这些海外殖民地里的工厂,只能是楚国人投资建设,也只能是楚国人在其中工作……不允许土著涉足。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