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见面

但是最近两年这家纺织厂却是越来越拉跨……当然,这也和纺织业大环境有所变化,新型棉纱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迅速崛起,巨大冲击了市场有关系。

新棉纱的诞生,让一大批抓住时机,并且有足够资本的纺织企业进军新棉纱产业,利用新棉纱所带来的成本以及质量优势做大做强。

但是也让相当多一批实力不济,或者说保守婉姑不紧跟时代的中小型纺织公司迅速面临危机。

这种情况其实在整个大楚帝国范围内很普遍,因为新型棉纱的出现,导致了棉纺行业出现了新一轮的大洗牌,企业间的大规模兼并重组。

陈家的纺织公司经营不善乃至面临破产危机,这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情况。

当然,这并不是说整个棉纺行业都出现了危机,实际上整个棉纺行业不管是产值还是新投资额度都出现了相应的增长,新涌现了一批棉纺行业里的优质企业,比如王立清旗下的安华纺织公司就是顺风起势的独立棉纺厂商。

总的来说,棉纺行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进一步抬高技术以及资本门槛,让棉纺行业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情况。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元祥这个陈家长房大公子也算是时运不济……接手家业,花费了几年时间熟悉了行业,梳理清了厂子以及行业情况后,刚想要野心勃勃做点事情,结果就遇上了新棉纱爆发……然后一时没跟上就遇上大麻烦了。

当然,以陈家的资金实力,就算想要跟进也千难万难,新型棉纱是建立在全套相匹配的新型设备上的,其投资规模是非常大的,一般小型纺织公司根本就玩不起。

王立清当年搞新型棉纱,那可是拉下了脸面找自家夫人拿了好几十万资金呢……要不然设备买不到,人才也请不起……这年头新型棉纱的技术人才可贵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家纺织公司的没落是注定的……准确的说,陈家所有的纺织公司的没落是注定的,这要是换个主人那就说不准了。

即便陈元祥两三年前没搞激进措施扩张,搞的大量负债,新产能又无法被市场消化利用,卖不出去。

但是在新棉纱崛起的大环境里,也就只剩下低端市场给陈家这种小型纺织公司了,做得好勉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稍微不慎就是个破产的命。

毕竟低端市场看似庞大,但是竞争同样激烈,而且利润率太低,其实比中高端市场要更加难做。

比因为在低端市场里,价格就是一切,而小打小闹的小型纺织企业,在成本控制上远不如那些大企业。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原材料采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采购价格,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你要和那些大企业比成本,你还真心比不过……

之前就是,很多地方小企业的生存,其实都是依靠地方上的扶持!

而这种情况下,地方官员如果够强力,并且对地方的自主工业在乎的话,那么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如果遇上一个不靠谱的地方官员,不在乎本地企业死活的话,那么大概率要完蛋。

陈家纺织公司的情况,是宋二牛这几天重点关注的情况……毕竟这家工厂是昔日陈家的核心产业,而通过这一家核心产业的运营情况,基本上也能够摸清楚陈家掌权人的一些基本特性。

很显然,通过这家陈家纺织公司的运营情况,宋二牛可以很肯定的说,陈家人真心没做生意的天赋……而且高层的人脉关系估计也没剩下多少了。

这后续和陈家人的一些生意上的合作,在这方面恐怕还得多注意一些,至少不能让他们掌握什么管理权,拿点股份安心分红就行了,别来公司瞎折腾。

同时一开始宋二牛想过在老家里,依托陈家的人脉关系搞一些投资之类的想法也可以打消了。

虽然他宋二牛是本地人,但实际上宋二牛的生意以及人脉关系都是在美洲金山府……在这老家那可是半个人都不认得,并且他也没有时间或心情在老家这小地方里经营什么人脉。

如果要和陈家在本地搞什么生意的话,主要还得依靠一些陈家自己的人脉关系……但是现在看来,陈家人的人脉关系也不咋地……

得,以后老家这边的生意就这样吧,有个小成衣厂,再和陈家一起合股经营陈氏小型纺织公司就差不多了,赚大钱不指望,也就是给大哥一家子以及父母,还有岳陈家这一家子赚点生活费,维持体面生活就够了。

至于真正在本土的投资,还是得选择在地理、交通以及工业布局更加完善的长三角地带去。

松江城是首选,不过考虑到松江城那边的人员成本以及厂房等成本比较高,可以适当的在周边地区,如苏州、扬州,通州、镇江、常州这些地方搞一搞。

如果长三角的厂子能够做的起来,牛仔牌服饰能够在本土也打开市场的话,那么后续可以选择到珠三角以及天津还有汉天等地再开几个分厂。

至于老家这边……搞个小生意,做点慈善就行了。

——

宋大哥看见前方的陈元祥后,当即快步上前打招呼,并为随后跟上的宋二牛进行正式的介绍。

先是对陈元祥道:“这是我弟弟宋二牛,之前多年都在北美那边,前几天才回来!”

随后又转头对宋二牛道:“这位就是我跟你之前提到过的元祥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