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陵赏赐

这可不是贪腐之类的,而是准许保留的私人战利品。

大楚帝国的军方为了激励士兵们作战的时期以及自主性,一向来都是准许士兵们前往海外作战的时候,保留一部分的私人战利品的,军方和邮递司一起搞的军邮局在前线的一重大业务就是,把将士们的私人战利品寄回将士们的家中。

所以楚军的将士们,出海作战虽然很辛苦也算是比较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染病死翘翘。

但是回报也是很丰厚的,和土著打仗的时候往往能够缴获不少的战利品。

而在海外和土著们作战的时候,关于战利品的分配军方一向来很人性:武器装备粮食以及仓库里的大批金银这些东西,那自然是要收缴国库的,但是在战场上缴获的敌军私人物品,小物件,比如首饰、玉器金银器之类的,,只要不是太夸张,那么就准许士兵们保留作为私人战利品。

军方吃大头,士兵们吃小头,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这就是军方对海外作战时的基本策略。

这不给点好处,你凭什么让士兵们漂洋过海去海外地区作战啊!

要知道这年头的海外环境可不咋地,士兵们可是要忍受着恶劣甚至动不动就会有非战斗减员的压力呢。

就算用命令强压着让士兵们去,但是对军心士气的影响也会比较大的。

所以干脆用战利品作为补贴了。

出海赚钱嘛,不寒碜!

你说这会导致军纪败坏之类的,那个啥,只要不是祸害自己人,军方高层才懒得管呢,甚至连文官都是懒得多说一句。

如此情况下,不少被派遣到海外领地服役的士兵们,等服役回国退役回家的时候,往往已经能积攒不少身价。

其战利品收入,往往能够达到其常规薪资收入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毕竟楚军里的普通士兵的薪资收入,虽然包吃住管饱,但是现金方面的收入其实不多的。

因为楚军采用的是义务兵和志愿兵结合制度,普通士兵都是义务兵……来参军的话,军方包吃包住包穿,也会提供学习教育,专业技能培养,退役还可以拿一笔退役金或安排就业。

但是除开这些的话,是没有薪资的……只有补贴,这个补贴不高,早些年的时候只有几百文,后来逐渐上涨,目前也不过一块二角。

这钱在目前的大楚帝国内已经不算高了,松江地区的一个普通工人,其月收入大概有三楚元到四楚元之间,其他地方低一些,但是基本也有两三楚元。

虽然大楚帝国的士兵们来参军,基本都不是为了那点补贴,更多的还是为了其他东西,比如可以敞开了吃饭还有军队内的教育机会,专业技能培训,退役后的稳定就业等等。

但是如果能够拿到更多的钱,可乐而不为呢。

这到海外领地驻扎作战一年半载,然后拿个价值数十楚元甚至好几百楚元的战利品回国,这是很多士兵们在跑到海外领地服役的最大梦想!

普通士兵们如此,那些军官们也不例外,很多军官到海外领地服役,一方面是为了累计资历和军功,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搞战利品去的。

这些年大楚帝国攻克东南亚的众多土著国家的城市甚至首都,国库弄了一大笔收入不去说,光是那些参与行动的士兵们,一个个都是吃的满嘴流油。

而地位更高,权势更高的军官乃至高级将领们,一场攻占土著城市的行动打下来,随随便便都能弄价值几千甚至上万楚元的战利品收入。

白振率军攻占果阿,孟买,苏拉特等印度西海岸各殖民地城市后,直接委托了西洋贸易公司,把自己的二十几口箱子往国内寄回去。

里头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金银首饰玉器宝石,又或者是其他什么艺术品珍玩之类的,总价值怕是不下五六万楚元,其中一些艺术品更是难以估价。

相对于白振在海外作战所获得的战利品收入,罗志学赏赐给他的东西算不了什么,哪怕是价值最高的那一匹金陵马,价值也不过两三千楚元而已。

但是,罗志学的赏赐,其意义不在于价值多少钱,而是在于政治意义。

承顺二十七年已经过去两个月了,除了节日常规赏赐外,因立功而获得赏赐的人,暂时还只有白振一人而已。

而更重要的是,这赏赐一出,大家基本都能知道往年几年,只要白振中途不犯错,更进一步是大概率的。

所以这一份荣誉很是很沉甸甸的,比五六万楚元的宝物贵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