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彭三宇的战争

彭三宇是下士,而士官的收入要比士兵多一大截。

彭三宇每个月能够有四块多的补贴,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还是很低,但是还是那句话,军队包吃住穿用……他基本不花钱,发的补贴都存起来了。

这也是楚军的一个特色,那就是全包低补贴的模式。

很多军队看似给士兵不少薪资,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钱,士兵根本拿不到。

因为吃饭要扣钱,军服也要扣钱,连武器都要扣钱,比如历史上近代军阀的军队就有开拔费这么个词。

为什么会有开拔费,因为这些军队为了节省军费开支,平日里在营地里不打仗的时候,士兵吃饭的钱都是要从薪资里扣除的。

但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伙食费则是由军队支出。

如此也就导致了,近代军阀的军队想要调动,就得给开拔费,不然动不了。

不仅仅近代军阀的军队这样,很多封建王朝的军队其实都差不多。

而楚军不一样,楚军的将士们所有开支,吃的,穿的,用的,甭管是行军打仗还是驻扎期间,都是军队免费供应。

给将士们发放的钱虽然总额不多,但都是实打实发放,你用来零花,存钱,养家随便你。

因此,别觉得楚军士兵才一块多的补贴,就觉得人家待遇低……这待遇,比当代里的农民或工厂里当工人,或者其他一些普通工强多了。

除了军队,可没人给你全包,而且敞开了让你随便吃。

而楚军里当上士官后,那么补贴可就会提高不少,并且随着军衔继续涨,还能继续提升,如果做到军士长这个级别的话,每个月光补贴就有十多块。

而且退役后还能安排就业,一般都是直接进入官方各机构,主要是巡警,税警这些,如果学历水平比较高,也会安排一些文职职务。

这一辈子,基本就是稳了。

生活无忧,而且体面。

彭三宇也想着再干几年,存多点钱,然后争取把军衔再干到上士这个级别,这样等自己退役,到时候转业安排的待遇也会比较好。

转业安排嘛,那都是根据军衔级别来规定的,下士和上士之间的待遇差距还是有的,而且不小。

但是……西北边塞实在是苦,而且自己也二十几岁了,这还没成婚呢,老爹那边托人写的信已经说了好几次,让他抓紧婚事,不管是在当地找个婆娘结婚,还是回老家结婚都可以,总之你就得娶一个……

以他的条件,在老家里大把人家愿意把女儿嫁过来。

但是彭三宇远在西北,回家一趟动不动就得几个月,如果在老家结婚,那估计第一次见面就是结婚,第二次和妻子见面娃恐怕都要上初小了……

至于休假回家这种事,申请一次两次还行,但是次数多了肯定不行,这军队又不是你家开的,每年休假几个月,你想屁吃!

至于在西北驻地成婚……这破地方连母猪都不多,更别说女人了。

嘉峪关前线里,除了驻防部队外,就是军方管理的一大堆屯垦营、团。

不管是军内的将士,还是那些屯垦青壮,全都是男的,一个女的都没有。

而当地的本地人以及跑过来做生意的人家,倒是有一些女孩子,但是数量稀少……根本无法满足当地驻军以及屯垦青壮的需求。

边疆将士,尤其是长期驻防服役的士官以及中低级军官们,在边疆成婚难已经成为了重大问题,据说陛下都亲自过问了。

上头据说也在研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还没听到什么消息呢,他们第二步兵师就出征了!

彭三宇只能祈祷着,等打完这一仗后,上头拿出来解决办法,不管是给自己这些人更多的探亲假,或者是安排轮换驻防都可以。

但是不能让自己这些大龄单身狗,一直都待在嘉峪关前线啊,那样还成什么婚啊。

人家普通士兵没啥事,年纪小,服役四年就走人了。

但是他们这些士官,服役期限最少也得七年以上,义务兵四年第一期士官合同三年,那就是七年!

如果继续干,那么三年一签,就得十年甚至十三年乃至十七年……

这一直待在边疆还怎么成家啊!

不仅仅他们这些士官,很多低级军官们对此意见也是很大,他们比士官的服役期限更长,动不动就十几二十几年的。

而低级军官往往又很难跨师,军调动,部队一直驻防在边疆,他们也是难以解决个人以及家庭问题。

如此情况下,婚事怎么解决?家庭怎么办?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今彭三宇也只能期待着上头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了。

要不然的话,哪怕军中待遇再好,他也准备干完这三年士官合同期,等到明年就退役转业,哪怕下士军官转业待遇低一些都要退役。

总不能一直把五指姑娘当老婆啊……

而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爹娘虽然不止他一个儿子,他还有个弟弟。

但是都二十几岁了,这都妥妥的大龄剩男了,放在老家那里,很多和他同龄的人,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

不说别人,他弟弟都已经三个娃了……

但是彭三宇这个长子却是还没有成婚,这可让还不成婚,这让他爹娘着急的很。

就当彭三宇考虑着退役转业以及未来的时候,突然就听前面传来了数声啪啪的枪响!

又隐约听见外围有己方侦骑策马狂奔而回,同时在大喊:“敌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