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辽东册封

然后又让人把明王朝在东北区域招抚设置的众多卫所也一股脑全部列了出来,然后挨个往地图上套,至于方位准不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证明中原王朝曾经对这些地方是有实际统治权的。

不仅仅在东北方向这么搞,其实在漠南方向也是这么搞。

总之按照大楚帝国的官方说法,从中原一直往北到北冰洋,自古以来就是华夏领土!

因此这一次王师杀向东北乃至漠南蒙古草原,大楚帝国官方用词从来都不是对外扩张征战或者报复之类的,都是用收复失地这个名义。

讲究的是一个师出有名!

具体到东北这边,收复辽东镇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后续王师不出意外还会继续在东北征战,彻底灭掉东掳,同时收复大片东北区域的土地,乃至越过黑龙江一直杀到外兴安岭。

总之就是要把整个东北区域一股脑全部收入囊中。

而且大楚帝国和明王朝主要玩招抚不一样,大楚帝国基本不玩招抚那一套,就算是归顺也是会彻底融合吞并,不会让这些蛮族保持什么独立自主权,搞什么世袭,还玩朝贡那一套。

毕竟等干掉东掳人后,继续往北打可就算不上什么大规模战争了,顶多就是是小打小闹,而且还是有代差的那种。

东北那地方,可不是什么蛮夷都和东掳人一样人多势众也挺能打的,北边很多地方,尤其是外兴安岭一带乃至更北边的蛮族,其实人口都很少,不少还停留在野人阶段,根本就没什么文明气息。

就连东掳人,都没把北方的诸多蛮族当人看,经常去劫掠人口牲畜当奴隶。

所以在东北方向干掉东掳人后,其实也遇不上什么大规模的敌人了,后续就是小打小闹,花不了几个军费。

不过,在兴安岭地区的扩张,重点不在于早期的军事征服,而在于后续的实际控制。

那地方冰天雪地,人烟稀少,而且距离中原数以千里!

想要在这些地方维持实际控制难度很大。

如何维持实际控制,这是大楚帝国在东北战役之后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对此,手底下的臣子们不知道,但是罗志学却已经有了腹案。

单纯依靠边军驻防是不行的,纯粹的驻军除了消耗军费外,没有其他什么作用,迟早是坚持不下去的,历朝历代里实力强的时候在边疆驻军,钱粮不足了就主动放弃边疆的情况一大把。

明王朝就是典型例子……初期的时候扩张极为猛烈,但是没多久就因为经济因素陆续主动放弃了。

要想长期实际控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移民过去!

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虽然苦寒,但是沿海、沿河的部分区域还是能够养活一定人口的,后续罗志学打算动员移民过去搞个移民定居点。

等移民定居点多了,实际控制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比什么招抚蛮族,玩名义归顺,定期朝贡那一套强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