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广州工业基地

至少在一系列工业部筹办的先进工厂投产之前,佛山这边的钢铁以及枪炮的生产必须维持下去。

以就近供应在两广地区作战的楚军,包括陆军和海军。

楚军进入两广地区作战的兵力以及后续收编的降军兵力,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目前在广东就有一个主力师以及三个守备师以及一个臼炮团、一个重炮团。

即第七师、第八臼炮团、第七师暂编重炮团、第十一守备师、攻克韶州后成立的第十六守备师、攻克广州后成立,目前只有一个团规模的第十七守备师。

而随着楚军陆续攻占广东的惠州府、肇庆府、潮州府、高州府、罗定州、雷州府、琼州府等地后,应该还会俘虏或接受投诚不少的明军地方兵力,到时候挑选几千人来补充给第十七守备师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到时候,上述各部基本都会处于满员状态,而这些满员状态的楚军,总兵力可是超过五万人呢。

此外海军那边也有好几千人,这年头的海军可不仅仅都是水手和炮手,还有大量用于跳帮作战的陆战兵力呢。

这么多人的作战所需,需要大量的各种武器弹药,不仅仅是枪炮,还需要有大量的冷兵器,比如盔甲,长矛,腰刀这些东西。

而之前楚军在广东地區的作战,上述武器弹药基本都需要從汉天兵工厂那边生产之后,再通过水运、陆运等方式千里迢迢运输南下,尽管途中大多可以采用水运,但是运输成本依旧非常高昂。

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是因为汉天兵工厂等长江流域的工厂,现在还需要支持闽浙地区的战斗,还需要维持江北地区的战斗,更重要的是需要开始囤积大量的弹药用于后续的北伐战役。

为此,罗志学亲自指示工业部方面在广州设立一个新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效仿襄阳工业基地、大冶工业基地、当涂工业基地、长沙工业基地的模式,在广州城依托當地便捷的水運条件,依托当地丰富的工匠资源,打造一个集炼铁、机械、武器三位一体的工业基地。

然而,这个工业基地想要建立起来并投产,哪怕只是最初期的试生产,估计也得半年以后,而远水解不了尽渴。

因此佛山原有的各类炼铁、制铁相关的作坊,甭管是官营还是民营的,自然是需要维持生产的,用以持续供应两广地区楚军的作战。

因此,佛山地区的炼铁产业,非但没有因为楚军的到来而没落,反而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刺激发展。

明廷那边在佛山打造枪炮,那都是扣扣索索的,不扣扣索索不行,他们没钱……

但是大楚帝国不一样,人家大楚帝国有钱,而陆军更有钱。

有钱的陆军下起订单来,那可是痛快的很,给的单子大不说,而且给钱还痛快。

只是吧,当地的一些私营作坊的商人们觉得这样的楚军就是个冤大头,不宰白不宰,于是乎各种偷工减料就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