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吴三桂剿贼

结果呢,十天后他就发现又有一批运粮队抵达!

这说明,贼军粮食消耗量,是明军探子预估的保贼粮食消耗量的三倍以上。

也是官兵的三倍以上。

“吃这么多?”吴三桂连续翻看了诸多贼军粮草消耗的情报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以前就听闻保贼军里一天三餐,顿顿管饱,本来以为只是夸张之言,乃是保贼用来蛊惑外人的谎言罢了!”

“但是现在看来,这竟然还是真的!”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实话,吴三桂无法理解保乡军为什么要这么做。

粮食多宝贵啊的,这一份粮食能养活三万大军,为什么只拿去养一万?

正常操作难道不应该是,拉起五万人来,其中四万只给基本口粮,八千给正常口粮,两千给超额口粮吗?

这样有五万大军,架子也能拉出来了,同时又能维持基本战斗力,同时还能武装出来两千人的精锐。

其战术作用可比一万人强多了

尽管吴三桂无法理解保乡军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却是很清楚的,一群粮食供应是正常官兵粮食供应三倍以上的保贼军,肯定一个个都是身强体壮的精壮汉子。

同时粮草充足,不拖欠粮食,不拖欠饷银的话,军心士气也会非常充足。

这样的一群士气高昂的青壮士卒,再加上他们的枪炮就很要命了。

这一次南下,如果贸然进攻怕是不好打!

回头还得再详细琢磨琢磨,有功劳有战利品什么的就捞一笔,如果不行那么还是要早早做打算。

总之是不能把这三千关宁军给折损在中原。

这三千关宁军可是他们父子安身立命的一部分,这要是轻易折损了可就亏大了。

吴三桂有所顾忌,同时对保乡军有了忌惮,因此南下的速度也非常缓慢,行军时必定要派遣骑兵在周边侦查,同时持续不断的打听鲁阳关一带的情况。

还没走到鲁阳关呢,他就已经下定决心不去攻打鲁阳关了。

虽然总督陈必然让他前往鲁山县,联通当地的万余官兵攻克鲁阳关,但是当他详细了解了保贼,尤其是鲁阳关保贼的情况后,就得出了一个结论:直接去强攻鲁阳关,他这三千关宁军全部填进去估计都打不下来……

所以这还打个屁!

至于陈必谦的命令,有好处的时候可以听一听,没好处的时候就当陈必谦不存在。

饶是陈必谦是总督,但是吴三桂也有足够的胆量无视他。

他们吴家父子坐镇关宁,控卫山海关一线等地,麾下关宁军实力强悍。

如今这情况是朝廷需要他们吴家父子,而不是他们吴家父子需要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