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六百斤长炮

宋铁匠就是这个比较适合的人,技术过硬,而且为人还算稳重但又不失灵活。

兵器作坊迁移到松山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了第二批火炮的铸造准备工作以及为大规模打造改进后的鸟铳进行准备。

而在大规模生产第二批火炮和火枪之前,还得对之前第一批造出来的两门六百斤火炮以及将近十支鸟铳进行测试,以便后续大规模生产的过程里进行改进。

罗志学看到组装好后的两门六百斤火炮后,他还亲自跑过去仔细观察了半天。

这火炮看起来还是比较原始的,和他记忆里一些影视剧里的近代滑膛炮有些不一样,不过这无所谓,反正管子够长就行了。

炮架的话,采用的是纯铁炮架,这和两百斤轻炮的铁、木两种材料共用的炮架不一样。

主要是因为六百斤火炮的后坐力要更大一些,同时罗志学要求火炮机动到位后,放下火炮就要直接投入作战。

这对炮架的强度要求不低。

经过考虑后,宋铁匠他们干脆全部使用铁来打造炮架了。

罗志学仔细看过了这两门火炮后,还亲自动手尝试推动火炮进行机动,发现自己竟然还能推得动……

如果是好几个炮兵们一起推动的话,这种火炮完全可以在战场上进行短途的快速转移。

这机动性足够了。

后续又用马匹拖着完整状态的整个炮组,包括火炮以及弹药车进行机动测试,整个炮组使用了八匹马,拉着火炮以及弹药车在不算平整的乡间小路上持续行军。

整个机动测试非常的完美!

比较轻的重量以及宽大的双轮以及前导向轮设计,让这种火炮能够在土路上进行机动,哪怕是遇上一些陡一些的坡道也可以在炮兵的帮助下通过。

等到后头的实弹测试更是没有任何意外,不管是有效射程还是威力都达到了当初的设计标准。

这炮几乎到处都是好处,唯一的问题就是贵!

不是火炮本身贵,而是维持这种火炮的炮兵部队花销贵。

要想让这玩意发挥出战斗力,除了火炮本身外,还得再额外加一辆马车作为弹药车,火炮加上弹药车,得配上至少八匹马。

而马匹的口粮耗费大概是人的四倍,八匹马差不多就等于三十多人的粮草开支,再加上十多个炮组成员的口粮开支。

也就是说,仅仅是一门火炮的日常粮草开支,就相当于差不多五十人规模的步兵小队。

现在这两门六百斤火炮的日常粮草开支,就相当于一个步兵哨的粮草开支了。

这维持成本可不低!

——

今天状态有些不太好,更新迟了,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