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9章 光大门楣110

穿呀主神 幽幽弱水 1320 字 3个月前

趁着间隙,希宁拿出二本拟好的折子,让人拿过去“圣上先看一下。”</p>

赵康拿到后翻开看起来。</p>

郑相和李太傅走了进来,两人之间隔着至少三步路可以看出,关系不怎么样。</p>

下跪行礼后,迟迟没听到赵康叫他们起身,两人不由心中有点生气。这小子还没正式登基,就摆起谱来。</p>

郑相因为郑德妃和三皇子的事,只有加紧尾巴做人。可李太傅可不惯着,大不了请辞回去开书院。</p>

李太傅跪着拱手问道“不知圣上命老臣前来所谓何事”</p>

有了那幅旁边写着“悬壶门”三个大字的“传位遗诏”,赵康继位是铁板钉钉的了。哪怕不对付,也不能称呼为信王。</p>

赵康看完了第二本折子,合拢后放在旁边“赐座”</p>

两把椅子搬来,一边放一个,两人谢恩后去坐下。</p>

赵康斟酌了一番后,开始说话“原本不想打扰两位爱卿养病,但先帝刚崩,很多事不得不请两位过来商议。”</p>

两人都说不敢,其实内心各有不同。</p>

李太傅暗暗冷笑,是不是想笼络他效命,朝堂上那么多同门,只要他说句话,事情就会好办许多。</p>

郑相则诚惶诚恐,不要是打算清算郑家了。郑家或许这次死罪能免,活罪难逃,是不是该自己请辞回老家。</p>

赵康拿起一本折子“劳烦曹阁老念一下。”</p>

早就心里痒痒,想知道里面内容的曹阁老过去,恭敬地双手接过折子,开始读了起来。</p>

别看他岁数比刘尚书还大,声音却挺洪亮的。</p>

念完,四个人同时跪下谢恩,内容是李太傅、郑相、刘尚书、曹阁老为四位辅政大臣,协理朝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