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页

王学家们倒是很轻松,反正在他们看来再大的波澜也不会影响到他们,他们又不需要争权夺利,平日里也没招惹过什么权贵。

他们是现在最不担心武卫军的人,毕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啊。

在王学家们看来不管是谁来颠覆政权,最终大家都必须对老神王恭恭敬敬的,这是政治正确啊。

这群王学家如今走哪去都是享受礼遇的,有些王学家甚至开始往非常难缠的方向进化着:但凡有人不尊敬王学家,就会被扣上不尊敬老神王的帽子。

当然他们也不会特别过分,因为王学家也怕死……

王城豪门商议着提前召开会议的时候,王学家们仍旧按部就班的准备着这一场讨论会,而且还大张旗鼓的宣传,比如某某名师莅临现场,比如某某名师宣布有重要论点出现。

王城里不光有豪门,还有寻常的富家子弟,附庸风雅的人比比皆是,眼瞅着这场王学讨论就要成为一场盛会了。

老百姓对于政治是迟钝的,不管上面如何交锋、如何波橘云诡,他们始终都后知后觉,或者有种置身事外的感觉,因为这种上层斗争通常都和他们关系不大。

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他地方脑浆子都快打出来了,一些仍未经历战争的繁华城市里,富家子弟还忙着唱曲狎妓呢,简直太正常不过。

所以最近西都破灭的消息传过来以后,王城豪门都慌了,但中低阶层还惦记着现在是不是已经可以重新泛舟龙隐河了。

不,准确的说是真的有人开始泛舟龙隐河了。

王学诗词会地点定在了桃花会馆,据说这桃花会馆取名的历史还是取自老神王的诗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会馆的东家是个王城的一个富贵人家,平日里也不图着借此赚钱,反而喜欢结交王学家一起探讨王学。

结果没想着赚钱的小会馆却越来越多附庸风雅的人聚集在这里,每天干的事情就是吹捧老神王,然后论一论自己的见解和新写的诗词。

慢慢的百多年过去了,这里竟然成了王城里最大的会馆,也成了王城百姓心里最“雅”的地方。

会馆的东家对此是始料不及的,原本就是玩一玩的东西,结果现在成了他们家最赚钱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