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纪凡茜带了发卡,两人的头发完全束起来,半根头发丝都没有。

洛素直接去看了食材,老母鸡,老母鸭,火腿,干贝,都堪称上上品,自己的小店靠缘分寻摸,可找不到这么好的。

起锅,准备熬汤!

钟庆国负责扬州炒饭和罐焖牛肉。

纪凡茜负责乌鱼蛋汤和玫瑰金瓜方。

三个人分工明确,风风火火,小厨房自成一派天地。

等钱大厨忙完了手

中事务,过来看看三人干嘛的时候,知道这三个小家伙被三位师傅摆了一道,面色波澜不惊,那他就等着今晚的国宴菜了,看是这三个年轻人适应了国宾馆,还是国宾馆接纳了他们。

大厨房内,议论纷纷,甚至有厨师调笑地打赌,还不时有人到小厨房来问需不需要帮忙。

三人婉拒,这占领阵地的时候,敌我不明的人可不能轻易相信,谁知道什么心思,是敌是友呢?

就是真心好心的人,也只能数声抱歉了。

这是他们三个人的合作与战场,不容他人插手。

钟庆国的牛肉已经焖上,炒饭还不着急,正被洛素指使着剁鸡胸肉。

鸡胸肉剁成茸状,先灌鲜汤,之后再放入汤锅之中,吸收杂质,如此循环往复,才能让原本浑浊的鸡汤渐渐变得清澈,逐渐呈现出“开水”的状态来。

这一道鸡汤,煲了四个半小时,洛素算计着时间,白菜心清水漂呤,去除菜腥气,纪凡茜的玫瑰金瓜方已经在摆盘,与钟庆国的扬州炒饭已经即将出锅。

她这边的龙井虾仁刚好,已经装盘,白菜腥气尽除,鸡汤无暇,五点五十五分,“开水鸡汤”倒入白菜心,六点钟,国宴菜齐齐上桌,一分不多,一秒不少。

而钱大厨等人,已经等待很久了。

这一桌菜,她们会交上一桌怎样的答案?率先试菜的,是国宾馆的两位总厨,行政总厨费得胜,副总厨钱栾,紧接着三位“师傅”。

率先品尝的是乌鱼蛋汤。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该菜的制法:“乌鱼蛋最鲜,最难服侍,须河水滚透,撤沙去臊,再加鸡汤蘑菇煨烂。”

而乌鱼蛋汤,更是被誉为国宾馆的镇馆之汤,在古代,就是皇帝的钦点菜品,御膳名品,于清朝初期,就极其盛行。

乌鱼蛋汤是酸辣口的,所谓酸不见醋,辣不见椒,香而不见油,就是如此了。

汤汁清澈透亮,呈现微黄色,唯有零散稀碎的几抹郁绿葱花,分布其上,增添一抹亮色。

钱大厨和费大厨拿着小碗,一人舀了一勺汤。

一碗顶尖的乌鱼蛋汤,只需要喝上三口。

第一口,咸鲜之中,带着微微辣,微微酸;第二口,味道上口,酸辣的滋味渐

渐在口腔中蔓延开来;第三口,鲜香酸辣,四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