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儿女都是债,我这都还完债几十年了,可让我过几

天的可心日子吧。”

老爷子都这么说了,还能咋整?

腿长在老爷子自己身上,且看着老爷子一个人在海城生活的可好了,悠哉悠哉的,还加入了周边老城区的书法大队,跟几个老爷子一块拿着拖布做的毛笔,在广场上用水写字呢!

早上起来出门遛弯去公园打太极,看书,看电视,闲逛,写字,一日三餐都在小店里解决,吃得又美又好,赶上小老板心情好还给开小灶。

这是在外地过上了退休生活,还乐呵呵的,看着心情都比在京城好多了。

怎么劝说都不行,老爷子铁了心一般要留在海城,索性姜元最近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儿,干脆就陪着老爷子权当旅游了。

姜家的大本营在京城,上次来海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好像是来参加飘香楼的十周年宴?

当时的姜元还是副主编,跟着主编严老爷子一起来的,那一桌周年宴的菜品,真是不错,身为特邀的宾客,他们吃的是当家人杜十里亲自出手的菜品,严老爷子当时还感叹,“这份手艺,即便是放在老字号众多竞争激烈的京城,也是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 ”

那一道葱烧海参,明明是鲁菜的当家菜系,却被杜十里推陈出新,玩弄出胶东“海城菜”的风采。

可惜的是,前些日子杜十里因意外去世,令不少美食界同仁扼腕,也不知飘香楼那些招牌特色,日后还能否吃到了,听说杜十里最小的徒弟还没出师,只怕是后继无人呐!

早上跟老爷子一块去蹭了顿生煎,是那小老板特意给小姑娘彤彤单独做的,只做了一锅,多得一些就留给了几位老客和服务员小哥,姜元吃到时还在感叹,那小姑娘彤彤的爷爷倒是真没夸张,这生煎,一点也不比聚星楼的差。

昨个儿中午晚上人都不少,姜元没和老板有什么接触。

直到早上沾着自家老爷子的光在营业时间前进门吃饭,才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小老板的正脸,也着实把姜元吓了一跳。

一眼看过去,年轻,漂亮。

可这两个词,往往很难和厨师搭上边,尤其是有着如此超绝手艺的厨师。

更别说,还如此年轻,十八岁啊!

姜元内心暗自感慨,只是没

有贸然询问师承,毕竟自己只是人家小老板熟客的儿子,连饭都没有吃过几回,对方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不过自家老爷子听周边的老街坊们说,这店也开了十几年了,以前是小老板的爷爷开的早点铺子,姑且也算是家学渊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