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祠堂里的学校

从1980开始 三SS 1390 字 2022-08-28

一路上,都是向东方在和郭小泉聊天,主要是询问当地的各种经济条件,还有教育条件等东西。

他作为队长,自然要先了解清楚,才能尽快展开工作。

一路走来,就越发感觉那种贫穷感扑面而来,很沉重的感觉。

孔华拿着相机不断拍路边看到的照片。

驴车摇摇晃晃也不知道多长时间,就听到郭小泉说了一声:“同志们,我们到了。”

张湾小学。

虽然名字是叫小学,但其实是在社里在祠堂里的学校。

一位穿着朴素的男人站在祠堂门口,眼巴巴看着这群从驴车上下来的考察队。

郭小泉上前握着他的手:“余老师你好,这些都是从京城下来的考察队,这位是队长向东方同志,这位是新华记者孔华同志……”

轮流介绍一圈,然后又道:“这位是我们张湾小学的老师,余老师。”

“余老师你好……”向东方上前和他握了握手。

“你好你好,各位同志你们好。”

余老师和每个人都握手。

“这次我们过来的目的相信余老师已经知道了,所以还希望余老师能帮忙带路介绍一下。”向东方说道。

余老师说道:“之前就已经收到县政府的通知,说是准备来我们这考察,看看是否合适建学校,盼了这么久,终于盼到组织来人了。”

他接着叹了口气:“我们学校就是在身后的这个祠堂……”

孔华跨入祠堂大门,对着内部的坏境拍了一张照。

看到这坏境,众人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这条件真的是太差太差了。

“那我们进去看看。”向东方开口说道。

余老师点点头,带着众人走进祠堂里,边走边说道:“这祠堂的窗户没有玻璃,都是拿纸糊的,也没有电灯,一到阴雨天,,教室黑漆漆的,而且虽然经常修葺,但是漏雨的情况还是无法避免。”

孔华手里的相机一直没停过,对着屋顶、桌椅、门窗、黑板、地面等都拍了照。

桌椅都是开了缝的,而且坑坑洼洼,若是写字的话,大概还得小心翼翼避开这些裂缝。

余老师接着介绍道:“每次上课,我们都要清点学生,往往开学时就会少几个学生,也有学生上到中途突然就不来了,我们就要挨个去学生家里找,基本上都是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的。

而且许多家庭都是靠卖鸡蛋、卖柴火来一点一点凑齐学费。

要是我们老师拿着本子收学费,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同学都要吓得躲到桌子下面,觉得交不起学费怪丢人的……”

说着,余老师的眼睛忍不住一红:“说真的,有时候,我们去家里找那些学生,面对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眼神,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