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弯道计划

从1980开始 三SS 1637 字 2022-08-28

完全可以说是没完没了,据说还有什么交流会,想请苏辰去讲课。

苏老师哪有这个时间?

与其花时间和这帮人鬼扯,还不如猫起来写书。

所以,在某天,他悄悄出门,带着秘书就前往香港。

等那些来找他的人登门拜访时,才发现他人已经不在京城,据说是南下搞研究,至于研究什么东西,薛瑜也不知道。

无奈之下,众人只能留下书信,希望苏辰回来之后,能够去给他们学校的学生上上课。

回到香港第一时间。

苏辰就与唐婉茹探讨盛世科技板块接下来的任务。

成立全球研发基地。

盛世不可能每个行业都涉足,然后把全部产业吃光抹净,但苏辰准备把某个环节给垄断。

不过现在盛世手中唯一能够让苏辰觉得拿得出手的,就只有锂电池。

现在的光刻机都不算。

现在但凡是半导体的厂家都能宣称自己造得出来光刻机。

什么英特尔尼康这些就不用说。

但光刻机就像印钞机,材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而时间就像钻石一样珍贵。

新产品需要至少13年时间由前后道多家厂商通力磨合,哪一家厂商尽早量产就有更多时间去改善问题和提高良率。

直到1997年,美国科技巨头们开始集体行动,英特尔联合、摩托罗拉、美光、nfinen和成立光刻技术研发联盟。

在美国能源部和几大芯片巨头合建的光刻联盟里,还只是个小配角。

但在技术升级战略的重要关头,决定报价16亿美元收购市值只有10亿的。

不过,这次收购同样遭到美国政府和商会的阻挠,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在收购协议上加一堆条件,其中包括不许收购负责打磨镜片的子公司insley,以及保证各种技术和人才留在美国等。

另外,美国华尔街资本还大举买入股份实现对该公司控股。

上述条件让“顺理成章”地成为半个美国公司,而与此同时,也享受到美国强劲基础科学带来的好处,为多年后在一支独秀做了有力铺垫。

要不然阿斯麦凭什么能成为巨头?

再说说当年入局光刻技术研发联盟的都有哪些。

前后有近40个国家加入战团,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悉数入局。

包括美国在内,欧洲、日本和韩国,个个撸起袖子,摩拳擦掌,都想要占领光刻技术这个未来制高点:

在美国,参与光刻技术研究的超过50个单位,包括国家实验室、大学、科技公司等

欧洲下注最大,超过35个独立国家、大约110个研究单位,参与到光刻技术研究中

日本起了个大早,光刻技术研究始于1998年,却赶了个晚集,到2002年6月才成立光刻技术系统研究协会,这或许和它存储芯片产业衰落有关

韩国在工商能源部的支持下开展光刻技术研究,主要参加单位有、汉阳大学、韩国国民大学、三星浦项、首尔大学等。

看起来赛道上热热闹闹,但要跑完全场并拿到冠军并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个难度系数超级高的比赛项目。

但这个时候是最合适苏辰入局。

等国外那几大巨头反应过来,他都已经把半数技术给垄断,到时候美国人还得看他脸色。

唐婉茹沉吟了下,“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执着于这个东西,不过既然你决定了,那就成立全球研发中心吧,你有什么计划吗?”

“有,要是没计划,我肯定不会做这个决定。”苏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我将这个计划称之为弯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