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秦阁老问:“那这卷考何出?”

闻玉接道:“可在朝中设立专部出卷,规定卷考范围,明列分科。出卷人需达一定学识威望,比如——内阁学士。”

几个内阁大臣捋须沉吟,秦阁老又问:“那若出卷人提前泄题,卷考不能达成,又该何如?”

“这便需制定相关法度,泄题者和贿赂者,无论哪方一经查实必得严惩,为防卷题泄露,可将出卷人在考前一定时日内集中于某处,待卷考结束后再离。”

秦阁老目色深深,未再继续,嘴角却不由显出一点弧度来。这卷考的法子,相关条陈粗略一想便达数十条,更别说一一罗列解决。

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法子。

哪怕它定会令朝野动荡,掀起一场浩大而漫长的改革,推进过程中也势必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然众学子包括在座官员心头却齐齐一热。

从某种意义上,公子之言构出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学考环境。

他们无需再为一封举荐信四处托人走门路,也不会再为学院夫子轻易拿捏,只要有真才实学,哪怕是寒门学子,未必不能鱼跃龙门!

这一点,光是想想便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商丽歌站在二楼,看着堂中公子的背影,若蟾宫月桂芝兰玉树,无声无息间就能催得人心跳骤急。

公子所言,是为得一众学子之心,也是为引朝中肱骨的注意。然几句提议背后耗费的心血,却也是他之理想。

那是他想为莘莘学子创造的清平仕途。

第一百零五章 晋江独发

之后的歌舞是无心再看了,人头攒动间,隐隐有个格外跳脱的,拨开人群往大堂边上走,好不容易才挤出来喘口气,一身锦衣却已是皱皱巴巴,袖下两道黑痕,很是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