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车子继续往前,路过一片看起来一点没开发的野地,又继续开了一会儿才到达韩晏盘下来的小厂子。

“就是这里,这一片、那一片,加上我们刚才路过的地,我都以公司的名义买下来了。”韩晏下了车,给苏渺指出她们买下的这块地的范围。

厂子位于小河的上游,由于位置太偏,没人愿意来这边买地,都拼命往城中心地带挤,以投资买地开厂的名义搞房地产跟综合商场的生意,即使现在很多地方房地产市场形势低迷,依旧不缺看好这个市场的人,而郊区这边的地那块地就便宜了他们。

整片地的面积是四五个小厂子的面积那么大,那个小食品厂位于整块地的中间位置,以后如果需要扩大小厂的规模,左右跟后面都能扩展。

不想扩大小厂子规模的话,也能用来建房或者开其他的厂,在小厂子对角线那一角,第二个厂子已经在建了,韩晏的意思是,把糕点类成品的制作跟饮品类的原料分开,以后暂时不扩张小厂子了。

以后如果有需要开拓新业务,再考虑要扩张这两个厂子还是新建一个。

目前厂子暂时还没开工,韩晏刚把里面的所有东西,资产包括工人整合好,旧的生产线请了专业人士来修改,新生产线已经定了还没送过来,厂里只有保安跟清洁工还在上班。

其他工人暂时放假,具体上班时间还在通知,现在全国各地到处是下岗潮,即使买厂子的时候,韩晏答应过不会把工人全部解雇他,工人们依旧十分不安。

韩晏干脆重新制定了新的薪酬制度,加你个工人的薪水按照基本工资加全勤奖加计件提成以及先进班组奖金来计算。

目前工厂没开工,所有工人不需要干活也能拿到一半的基本工资,虽然少,但勉强也够支撑家庭基本开销,比其他被迫下岗的人要好得多了。

苏渺过来看了一圈,除了最基本的情况,其他也看不太出什么,也就是认认位置,看看韩晏在厂里给她留的办公室,也让员工们认识认识她,以后别闹乌龙。

不过等看完厂子,去挑选食材,确认食材供应商的时候,就是苏渺的主场了,以韩晏买一百个橘子那一百个全是酸倒牙的橘子来看,他在这方面绝对拥有反向运气,还是得苏渺来。

一些本地就能找到的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比如生产珍珠、芋圆需要的淀粉、苏渺直接找了顺平市附近的村子,有些村子自己有合作社跟加工厂,种出来或者粗加工的东西会组织在一起大量出售给中间商。

苏渺不找中间商,直接跟合作社,谈好价格,拟了合同等着到时间人家送上门来就行,其他在乡下附近村子买不到的原料,也能去跟市里批发市场或者直接跟在市里有厂子生产的厂家谈合作。

等厂子正式运行起来,以后其他连锁店跟表面竞争对手们实际潜在客户们所需的原料都能从这边发出去。

塑料杯生产的厂子,目前已经对外接单,这些单子不出所料都是江关县来的单,苏渺原本只知道在惠民商场有一家,后来一看地址,定制购买塑料杯跟外带塑料袋的人除了那家之外居然还有三家,总共都四家了,才知道江关县至少还要要开四家饮品店。

得知这件事后,苏渺跟韩晏一商量,干脆就只在江关县开三家,等三店装修完,就不折腾开店了,不如专注当上有供应商,不过如果有人想加盟开连锁店,他们还是很欢迎的。

别人的假期开开心心玩耍,他们的假期忙忙碌碌干活,好在紧赶慢赶,终于把大部分事情在寒假结束前办完了,剩下的事都是需要时间等待,比如新生产线,得等那边按照订购的要求做好再运过来,需要的时间可不少。

他们出差回来当天,正好是寒假的最后一天、开学的前一天,苏渺中午到家,她不需要交学费,也就不用提前一天去学校。

也许是前段时间到处跑有些累了,晚上早早就躺床上好好地睡了一觉,开些第一天精神奕奕地起床吃过早饭,然后跟妹妹道别,骑自行车往学校去。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学校都这样,开学的第一天没什么正经课要上,发了课本练习作业本什么的。

苏渺刚在自己的每本书上把名字班级写上,班长就拿着一张纸走进来,一直走到她身边才停下笑着说:“苏渺,岑老师让我问你有没有江关县X行的银|行|卡?有的话把卡号写在这张纸上,我明天交到教务处那边,奖学金会打进你的卡里。”

“有的,”有韩晏这个领了将近三年奖学金经验丰富的人在,怎么可能会不提醒她,“我带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