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承平年少 青城山黛玛 856 字 3个月前

皇帝却绝不是她想的那般不稳重。指了傅家这门亲后,便没再过问一字半句。每日该视朝的视朝,该休沐的休沐,得了闲还同薛盟去逛了回蕃市。

至于宝珠自己,是在宫人们一拨拨的道贺中,慢慢汲取出些许喜悦来。

活着离开皇宫,三书六礼地出嫁,这些听着都像痴心妄想,总让人觉得不真切。

她的喜服是有品级规制的,轮不着自己来绣,倒是应当先给婆母和小姑做几双鞋袜出来,才不算失礼。

这些针线宝珠素来是做惯了的,再怎么往精细里下功夫,总不至于越过太后娘娘去。依旧像平常一样在仁寿宫伺候着,空了再拿起绣件儿来。

太后看着她坐在自己身边杌子上,说话的工夫两只袜子都做好了——这是给傅家小姐的,配色花样都鲜亮可喜——又接着打了十来根绦子,葱绿的丝线在细□□润的纤纤十指间飞绕,简直叫人眼花缭乱。

不禁觉得好笑:“知情的都夸你胸襟气度非凡,不是那等有了前程就轻狂到天上去的。不知情的,还以为我多么可恶,不盯着你把往后十年的差事做完,不肯放人呢!”

宝珠听了一乐:“有一阵子不知道是染料不对还是怎么,送上来的葱绿、秋香两色根本没法儿看。昨儿好容易得着颜色这么正的,可不是撞上宝了?娘娘索性都赏了我,便不怕背上恶名儿了。”

太后闻言,似是掂量了好一阵,方才摇头道:“几根绦子值什么?白赚你谢恩磕头一回,叫人听见了,不是更要编排我?”末了自己也忍俊不禁起来。

宝珠却搁下手里的东西,郑重其事地跪在她跟前:“从前听人说,'大恩不言谢',自己总觉得其言不实。如今您这样为我打算,磕头谢恩远不足以表达,可除此之外,我又还能回报什么?将来年节大典,固然还有觐见的机会,可日日为您念书、陪您闲话,却是再也不能了!”

她伏在太后膝上,眼泪便似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流也流不尽。太后便抚摸着她柔顺如绸缎的乌发,亦感慨万千:她最初被抱到自己跟前时,还是个粉白团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