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王春花也不反驳,笑着道,“要是你闺女你也着急。”

余小丫一想也是,要是她闺女一旬才能回来一次,她也是日盼夜盼的,可又一想,不对呀,要是一旬见一次肯定想,可王春花这对夫妻,前两天还带着大闺女去镇上看小闺女了。

回来的时候就夫妻两个,要不是小儿子还在村里,他们夫妻恐怕就直接搬到镇上去了。

上河村不少人都知道唐石头家的小闺女被镇上回春馆的大夫看上了,拜了对方为师,从七岁起就跟着对方学习医术,到现在已经有五年时间了。

虽然不少人觉得教个女娃子学医是浪费,还有人觉得自家儿子更聪明,想让陈京墨教自家儿子的,都被陈京墨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当医术是什么,学医之人首先要有的就是一颗济世之心,还要在这上面有天赋。

不然陈家那么多人,他怎么不教,非得收一个小丫头当徒弟,实在是唐宝珠这样的天赋若是不学医就浪费了。

村子里的人对唐家夫妻每旬末都要眼巴巴的等在村口都已经习惯了。

没一会不知道是谁提起了唐家的闺女,刚开始只是感慨唐石头夫妻对两个闺女的疼爱,要不是知道唐发财是他俩的亲儿子,都以为是捡的了。

后来就有人道,“说起来,唐家的小姑娘长得都不错,宝珠和小鱼就不说,基本没怎么下过地,看着就和普通农家姑娘不同,唐家二房的荷花长得也好,那胸,那腰,小小年纪就腰是腰,屁股是屁股的,也不知道便宜了哪家的小子。”

成了亲的妇人说起话毫不避讳,何况这会附近的全是认识的妇女,口中就更加没个遮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