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按理说唐家有这么多劳动力,在村子里条件应该是不错的,实际上,唐家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

几乎每顿饭除了咸菜,就是白水煮菜,能吃上白水菜也多亏了后院院子里的蔬菜。要不是唐石头隔三岔五的作妖,从唐婆子手中扣出好东西,唐家人的日子还要更艰苦。

其实唐家的家底不算薄,老两口名下一共有七亩地,家里喂的有鸡,有猪,只要当家的女人有点能耐,绝对能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问题是唐家还供了个读书人,一个读书人能够把一大家子拖垮,不说每年的束脩,单就是日常的笔墨纸砚就不是一般人能供得起的。

自从唐家开始供唐老四读书,家里人就没怎么添过新衣服,更别说田地了,最紧张的时候还卖了一亩地,现在提起来,唐老头还心疼的睡不着觉。

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田地就是命根子,一个家的日子过的怎么样,就是看他家有多少地。

可唐家为了供唐老四读书,这十几年来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肉。

因此每次家里吃荤腥,不管大人小孩都高兴的不得了,此时,大房三房的孩子就都围在厨房门口。

看到自家儿子和三房的孩子玩的高兴,唐大嫂目光闪了闪,状似随意的问了句,“三弟妹,你想过让发财去读书吗?”

王春花狐疑的上下打量唐大嫂,把唐大嫂看的都有些站不住了,才漫不经心的道,“想啊,谁不想送自家孩子去读书,大嫂不就是为了二小子读书的事折腾了好几年。”

从大房的二儿子七八岁时,大房两口子就想送儿子去读书,可折腾了几年都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