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宋朝小食店 朽月十五 847 字 3个月前

玉蝉羹汤汁清透又黏稠,上头加了几把葱花,下面白而微卷的鱼片卧在碗底,泛着热气。

鱼肚羹的汤底微黄,鱼腩卷翘,玉兰片颜色好看,碧绿的青菜点缀在其间,亮色极为显眼,要茅十八文绉绉地说一句,就是冬日过后土黄的地上忽地钻出一抹嫩芽,鲜艳而夺目。

“勉哥儿,你阿姐不光长得好看,厨艺也好,怎么我就没有这么一个阿姐呢?”

茅十八极为怆然,他家阿姐别说温柔了,头都不给人拧下来就不错了,一言不合就骂人,要是惹烦了她,还会上手打人。

想到她,茅十八都忍不住打个冷颤,祝程勉警惕地盯着他,说出来的话也夹枪带棒,“这是我的阿姐,你可别想抢别人的姐姐,赶紧吃你的饭!”

茅十八悻悻地收回眼神,一到吃得上头,他就极为专注,眼神无比虔城,一点多余的视线都不愿分给旁的事物。

他拿起汤勺先舀起一勺玉蝉羹,先喝汤再吃肉,舌头刚触及到汤汁,浓稠的味道就包裹上来,胡椒的苦辣味,豆粉化在汤汁里头的香气,还有葱花的芬芳,口感十分顺滑。

茅十八再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片,鱼片薄如蝉翼,好似白玉雕成,玉蝉羹因此得名。

好吃的东西得慢品,他将鱼片送到嘴里,细细咀嚼,因为有豆粉裹在外头,里面的鱼肉不会破碎,而且嚼动时,鱼肉滑嫩到得齿间用力,不然会直接溜出去。

一咬开,里头就有些微鱼肉的汁水迸出来,好吃到茅十八都开始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一口鱼片明明几口下肚的,却让他回味无穷。

本想直接先吃完玉蝉羹再吃鱼肚羹的,可他一瞧见那碗里的小青菜,筷子转个弯,直奔鱼肚羹去。

这次他先尝碗中的配料,再喝汤,惦记着羹里的青菜很久了,他先吃的就是它,菜根里头满是汁水,浸满了鱼汤,菜叶很嫩,得配上一大口的米饭吃,才能算是美味。

玉兰片,冬笋晒干后的笋干,焯水到饱满起来,味道不咸不淡正好,十分脆。

茅十八吃鱼腩之前,还紧闭嘴巴,不让口中的香气逃出去,一口将鱼腩塞到嘴里,没有全熟的鱼腩很有韧劲,鱼鳞又刮治得特别干净,与鱼片相比,别有风味。

他嚼得有些累了,再美美喝上一口鱼汤,就一口米饭,两碗羹汤,祝程勉只吃了一小半,剩余全都进了茅十八的肚子,吃得他大冷天的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水。

吃完后,就已经盘算着下一顿,得带上他同样好吃的阿姐过来。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水滑面

食店快要打烊时,米师傅和米景两人提着一袋东西上门来。

“米师傅你们要是来吃晚食的话,店里的羹汤已经卖没了,先坐下来歇歇吧。”

祝陈愿诧异之余,拉开椅凳让二人坐下。米师傅脸黑到红晕都看不出来,连连摆手,也没坐下来,站在那里开口,“小娘子,我不是来吃饭的。”

他说完后,一时语塞,旁边的米景无奈接下去道:“我爹这人不太会说话,还是我来说吧。”

米景看旁边除了祝清和外,也没有多余的人,才又说,“今日我和我爹是来请小娘子帮忙的,这个忙,听我说完后,小娘子再决定。”

他坐在椅上,又将米师傅也拉下来坐好,四人围着一张桌细谈,米景声音平稳,“小娘子,你也知晓我爹的厨艺,他做菜不算好吃,要是放在平时,也就算了。但从上个月开始,官家格外关心学堂的伙食,太学是排第一位的,其次就是国子监小学。”

他说到这就忍不住揉额头,谁能想到他之前给自家爹托关系,安排了这么个差事,还能摊上这种事情。

“此事一出,原本清闲的后厨,便成了首要关注的地方,祭酒多次催促厨案,而我爹也焦心,找了三四十人,不是嫌银子少,就是藏私,急得我爹上火冒泡,这才昨日见到小娘子你时,便不管不顾,说要请教。”

米景话都说到这上头,一点遮掩都没有,祝陈愿也知道他到底是为了什么,昨日她也有生疑的地方,只是没有明说,怪道那天厨房里头大家见了她,也并不惊疑。

她还当是,在厨娘辈出的汴京城里头,大家对于女子有好厨艺并不惊诧。

“所以昨日尝到了小娘子你的手艺,又知会了厨案,如果小娘子你愿意来后厨教他们一二的话,一道菜按一道菜的银钱算,值多少后头会再详细讨论一番。当然也并不需要小娘子每天都来,七天内来三次就可,午食后便能离开,不会耽误食店开门。来的日子也按厨房做活的人一样来领月钱,月钱大概一贯到两贯。”